第六六三章 斯巴达-《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3/3)页
“我们必须守住中部高原上的几座城市,在这里我们有防守的优势。沿海的城市,现在失去了制海权,派再多的军队过去也没有用。”
“哎……早知道就将西部沿海的民众都给撤离了。悔之晚矣。”里维拉慨叹道,他此时倒是不想想自己是如何压迫民众的。
……
东华沿海城市力马,原本的蜜卢首都。
东华迁都库斯科后,这里依然是各国使领馆的驻地。
大嘤帝国现在与东华没有建交,但是在力马还有一个商务代办处。
诺兰·诺斯以前就是驻蜜卢的公使,但是东华独立之后,他降级为一个代表了。
因为处理蜜卢的问题毫无作为,诺兰·诺斯还被国内处分。
这几年,他在东华可谓是度日如年。
原本力马是白人的世界。现在这里成了华人的大本营。
大嘤人在这里的商业利益,基本上都被挤兑掉。
原本靠着城市边缘的华人街,现在成为了这里的商业中心。
随着大量华商的进驻,这里建起了一座座中式的商站。
还有一些本地的大商人在城市的周围建起中式的庭院。
如果不是城市中心的巨大广场,还有哥特式的总统府。
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曾经是一座白人建立的城市。
而这种变化,只是在短短两年内发生的。
西班牙人殖民南阿米利亚几百年带来的变化,似乎都没有华人两年多所做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而且高效的民族。
他们总能够将力量集中起来,拧成一股绳,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事情办好。
而大嘤帝国现在要做什么事情都要扯皮半天。
要不然,在东华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宣战,集合欧洲各国的力量要灭了它简直易如反掌。
诺兰·诺斯这几年呆在这里,眼睁睁地看着东华,通过一场场小规模的战争,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他们的陆军从一万到两万,再到四万、八万,几乎是呈几何倍数在增加。
这里面要说光凭借东华王国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哪里来这么多的武器,这么多的军官。
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战斗力啊。
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这样的速度。
每日在力马城靠着络绎不绝的港口,诺兰·诺斯知道东华的这些力量都是从哪里输入进来的。
那些移民船上下来的华人青年,下船的时候都能够自觉地排成整齐的队列。
你说他们是普通的移民?骗鬼去吧。
那些被搬上有轨马车的长条形的木箱,里面装的不可能都是锄头和镐子。
这样的长度分明就是火枪。
诺斯知道,是有人将东华生生地武装成了一个战争机器。
所有移民到这里的华人基本上都是青壮年。
东华的总人口是不多,只有两三百万。但是只需要给他们足够的资源,他们就能够武装出百万军队。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这个国家的人现在基本上分为三种职业。
第一种是农牧民,这包括了一部分华人、殷地安人,还有原本底层的白人。
王国给每个人都分配了土地,足够他们耕种。
这些人生产粮食和肉,满足整个东华的需要。
第二种人是矿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东华历次战争中俘虏的白人士兵。这些人挖掘矿产资源,冶炼金银铜,卖给太平洋的彼岸。哦,还有那些该死的德意志人,他们根本不在乎欧罗巴对东华的封锁,还有欧罗巴民众的舆论。
第三种人就是战士。这里还是指常备的战士。事实上这里的华人农民、殷地安人农牧民和华人矿工都需要接受军士训练。他们称之为民兵。
这个国家就像古希腊的斯巴达一样。整个国家就是一部战争机器。
农牧民为军队提供粮草。矿场为军队提供资金。
这么看来,最可恶的是那个一直为他们提供武器,资金和人力的复兴军了。
要不然,这样的一个国家,只要将他给封锁起来。他就很难再继续运转。
诺兰·诺斯一直在提醒国内要重视东华。这个国家已经有了称霸南阿米利亚的潜力,不能任由它发展下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遏制。
但是呢,国内的精力都被印度所吸引。南阿米利亚这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很多人的眼中这里除了鸟粪就是羊驼。
当然了,还有那连绵不绝的高耸的安第斯山脉。
许多欧罗巴人认识这里都是通过一些探险家的游记,还有一些冒险小说。
在他们眼中这里一片蛮荒,是探险家的乐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