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军工厂的老厂长耿嘉已经调到新京滦州去组建北方军工总厂。现在的厂长是吉延中,也是兵工厂的老技术人员。 兵工厂的厂长无一例外都是搞技术出身的。他们不要去考虑销售的事情,只要不断地研发新的军工技术,不断地提升生产效率就好。 华夏现在的军工还处在紧缺的状态中,不说新式的武器了,就是最基本的54式步枪都还没能够做到普及。 华夏三大兵工厂分别位于滦州的北方兵工厂,位于大丰的老淮海兵工厂,以及位于江宁的淮·克集团江宁兵工厂。 江宁的兵工厂主要是生产火炮,其中以巨型的大口径要塞炮为主,这是克虏伯的技术强项。现在董书恒在重建海疆,还要构建外围的太平洋防御岛链,那么多的港口需要部署要塞炮。所以江宁厂的工期是排的满满的。 为陆军供应装备的任务主要还是压在大丰老厂的身上。 还好,这些装备的生产都已经成熟起来了。现在大丰老厂这边的工人是两班倒地生产。 要是在后世,三班倒都会让人叫苦连天。现在两班倒的情况下,工人的工作热情还是非常的高。 这让董书恒在心中忍不住感叹,现在的队伍真是太好带了。这批工人都是吃过苦的,他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下一代人在安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的还能够吃得了这样的苦头吗? 到时候要是再这么干,非得有人出来罢工不可。 董书恒去看了步枪的生产车间。每个车间都有四条步枪的生产线,但是这里只是装配线,枪托和枪管、枪膛、枪机等组件全部都是由专门的车间生产来。然后运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调试。 董书恒换了一身工装悄悄地走进去看了工人的劳动场面。 大家干的都很卖力,他甚至都没有忍心去打扰那些认真工作的工人。 因为最近工厂来了很多的新人,所以很多的老师傅身边会带着几个新人一起干活。 这种以老带新的模式能够让新人快速上手。而且工厂中一般都会选择那些表现较好的老师傅去带新人,这样好的工作方法就能够传承下去。 同一个技校培养出来的工人,上岗之后劳动的效率也是不一样的。不仅仅是劳动积极性的原因,还是因为有的工人在劳动的时候能够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或者是自己养成一些好习惯。 这些方法让他们讲也不一定能够讲清楚,只能让他们手把手地区带徒弟,通过言传身教,将这些技能复制开来。 所以,在很多工厂技术岗位,一个好的技工师傅是很吃香的。很多人会争着去给他做学徒,有的人为了跟一个好师傅,甚至还要托关系,送拜师礼。 接下来是战车的车间,最近的几次战争,加装转管机枪的战车在战场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尤其是在北方和西方的草原战场,这种骑兵的大杀器,兼具了灵活的转移能力与超强的火力于一身。 在平坦的草原上,敌人的骑兵根本就冲不开它的火力封锁线。 表现好,需求就大,兵工厂这边自然要多开一些产线。 剩下的迫击炮车间、火炮车间,董书恒都没有过去。 他又去了一趟远处的弹药厂。弹药厂的位置比较偏僻,位于河畔,周围没有任何的人烟。这就是弹药厂的特点。 弹药厂现在已经投产了无烟发射药和黄色炸药(tnt),所以其中有一部分独立的区域看起来像是化工厂一般,有高大的反应罐。 董书恒在这里意外地遇到舍恩拜先生。原来是弹药厂请他过来查验新的产线。 想要将舍恩拜在实验室搞出来的那一套搬到工业生产之上,这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还好现在54式的步枪还没有普及,军队中还在使用大量的黑火药。不然弹药厂的产量是肯定跟不上的。 舍恩拜这个人对于化学研究的追求高于一切。还好他不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科学家,不然他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了杀人的利器,不知道心中是不是会感到反感呢! 与这个舍恩拜交往的久了,董书恒发现了这个老头就是一个科学狂人。 他对于自己的研究活动非常的偏执。就是那种认准了一个研究方向就要一条路走到底的那种。 董书恒现在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因为研究而破产了。 不过,现在他的家人已经全部搬到了华夏。他的家就安在大丰。 老头现在公费研究,不差钱了,研究的热情比以前高了很多。 涉猎的领域也比以前更加的宽广。 进入有机化学领域之后,他仿佛是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 “吴,以后这种简单事情找我的助手就好了。”见到舍恩拜的时候,这个老头正在跟吴厂长抱怨。 舍恩拜觉得这点技术上的问题没必要非要找他来解决。 而弹药厂这边碰到了火药的事情不敢大意。 这些烈性炸药大家都比较陌生,威力还大的惊人。弹药厂这里不能出事儿,出了就是大事儿。 所以遇到问题,自然是想要请舍恩拜这个炸药的发明人来把把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