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时间管理-《华娱之巨星崛起》


    第(2/3)页

    作为一家以影视传媒为主业的公司,方云墨工作室想要发展壮大,除了要有一大批的人气演员之外,在创作主导者这个领域也需要很多的有生力量。

    交好冯刚,赵宝钢这些人只能算是在为现在投资,与宁昊交好也只是一个开始,公司真正想要壮大,最需要的是像杨青这样,与方云墨年龄相差不大的人。

    因为在10年之后,电影市场的主力观影人群将从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洗礼的六零,七零后群体逐渐朝着八零,九零甚至零零后群体转移。

    和那些被香江电影,文艺电影培养起来的观众不同,八零,九零后们显然更追求极致的视听感受和更快节奏的电影,而这也是为什么冯刚,赵宝钢这批老字号导演逐渐不被观众喜欢的原因——他们的变化速度,跟不上观众口味的改变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宁昊都只能算是努力跟上。

    方云墨工作室想要发展,需要的是从演员到编剧,最后再到导演、制片人等多个位置全方位的年轻化。

    演员和编剧方云墨已经开始着手发力,但导演和制片人这两个位置可就不是说年轻化就能年轻化得起来的……

    杨青自己可以写剧本,在原时空的时候也证明过自己的导演功力,所以方云墨在确认面前这个人就是原时空曾经做出过成绩的那个杨青之后,果断决定出手,先给他画个大饼,把人给圈住了再说。

    当然,方云墨这个时候也不敢百分之百的确定,在经过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翅膀之后,自己面前的这个杨青是否还会像原时空那样,也走上一条成功导演的道路。

    于是乎,他在启用杨青之前,给对方设置了两重考验。

    陈果富身边的助理副导演位置,以及《我的机器人女友》的执行导演岗位。

    前者是用无关第三人的视角去衡量和观察杨青的能力,而后者则是考察杨青对剧组的管理能力……

    这两项考核都通过的话,方云墨自然可以放心大胆的只在剧组派驻基础的财务监管人员,然后把拍摄工作完全交给杨青来负责了。

    杨青离开之后,方云墨专门给宗帅打了个电话,将自己刚刚的决定告诉了他。

    作为工作室的大管家,宗帅对于方云墨这种未雨绸缪,着眼于未来为公司搜罗人才的做法自然不会反对,他甚至还建议方云墨平时可以多看看公司的剧本库,说不定还能发掘出第二个杨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