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北风起辽东-《大隋主沉浮》
第(3/3)页
对于父亲的恼怒、训斥,渊太祚没有半点恼火,有的只是羞愧,同时也知道父亲为何这么恼怒
高汤死后这些年,渊子游、渊子澄为首的渊派势力强势崛起,但是之前的基础太过薄弱,而继承国祚的高元亦非平庸的人,他也拉拢了一些心腹,其中不乏乙支文德之流的忠勇之士,高氏派在军方的实力固然不如渊氏,却也不可小觑。渊子游在高句丽地位,也远不如史上的渊子游那样只手遮天,更没有具备把大对卢搞成世袭的实力。
如今,乙支文德已死的消息在平壤闹得沸沸扬扬,而主流声音是乙支文德的出使路线被渊子游卖给了隋军,所以乙支文德被隋军堵了个正着。
若是民间瞎扯也就罢了,关键是高远默许了这种流言的散播,他的目不言而喻,无非就是把渊子游钉成一个“国贼”,好让他干掉渊氏双雄,夺回长年被渊氏把持的权力。
而在这个关键点,他渊太祚吃了个败仗,无疑是让他渊子游的权威进一步动摇。
渊太祚不用想,也知道高氏派系正以自己之败、于平壤城重点说事。正因为他了解这些,所以对父亲的斥责非但没有恼火,反而羞愧万分。
年方二十的杨万春步入大帐,向渊太祚深施一礼:
“末将杨万春见
过大帅。
看着这名英气勃勃的少年将军,渊太祚心头多少有些不太好受,只因他的应对失当,不仅仅只是损兵折将,还衬托了杨万春、衬托出杨万春拥有力挽狂澜的才华;不过父亲却因为此战,对寒族出身的杨万春十分器重,得知对方尚未娶妻的消息以后,还打算将幼女许配给他,以此拉拢到一个人才。
对于父亲的决定,渊太祚自然无权反对,不过对于这个杨万春,感观多少是有些不太好,毕竟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方是踩着自己出名的。他强颜欢笑道:“杨将军免礼!可知北夫余城有何动静?‘
“回大帅,突地稽命一支人数两千的军队出城,而对方的目的、是西部的隋朝辽州大安县。高行将军已经率军去拦截,不过却被突地稽的军队杀散,如今已经逃回军营之中。”杨万春之前只有两千个兵,如今被渊子游提了一下,一旦朝廷通过,那就是堪比隋朝的郎将了,
“哼,高行有一万余人,竟被突地稽轻易杀散,真是废物一个!’渊太祚冷哼一声。
“大帅!”杨万春苦笑道:“突地稽在辽东北部极有威望,而这支军队打的是他的的旗号,当他的兵马回头作战,我们的许多士兵不敢之接战,掉头便跑。高行将军虽然奋勇力战,但突地稽的士兵异常骁勇,高行将军也非其敌手。’
“这件事先放一放。单凭一个突地稽还不够资格与我高句丽争雄,当务之急是派人接收粟末勒羯南部各部。对了,我军占据多少部落了?’渊太祚摇了摇头,若非忌惮高氏强大,他们父子岂能容许高行之类的“高派”在辽东立足?若非高句丽内部斗争严重,又有隋朝威胁,区区个粟末勒羯又岂能活到现在?
“大帅!突地稽为了保存实力,主动高放弃了北夫余城以南的地区,如今尽归我军所有。”杨万春看了渊太祚一眼,拱手道:“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只要我们攻克北夫余城,而杨集又没有率军东进,辽东势必归我高句丽所有。
“哼!”渊太祚冷笑一声:“我们的任务是灭了杰末勒羯,不必去理会杨集,他自有大对卢去博弈。
“喏!’
“是了!”渊太祚又问道:“杨集在辽州,可有动静?
杨万春怔了一怔,摇头道:“并无丝毫消息,据细作来报,杨集这段时间一直在脊梁山麓、辽水之滨,他根本就不管辽州之事,他似是在等大对卢。至于辽州诸事,皆由李子雄、皇甫无逸等地方官打理。
“通知我军斥候,严密监测杨集动向,休要让人家到了辽东,我们还不知晓。”渊太祚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按照父亲之前传来的信件来看,父亲是是决定是在冰雪融化以后才和杨集会面,杨集没必要在他过年的大营里久候。况且他又不是什么无谋的勇夫,辽东这边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他没理由不做一点反应。
“大帅是否过虑了?”杨万春看着面沉似水的渊太祚,拱手道:“末将并不是说大帅想法不对,而是杨集麾下兵力远不如我军,如今又被大对卢牵制在了辽水对岸,他又如何能够威胁到我军?’
“正是因为不‘过虑’,所以步迦可汗、慕容卑都倒下了。”渊太祚看了杨万春一眼,冷哼一声道:“杨集这个人诡计多端、勇武绝伦,绝不能掉以轻心,让我军步卒严密监督辽州大安县。只要隋军来不了辽东,突地稽就是孤军一支,到时候,就算杨集想救,也无能为力。’
“未将遵命!”杨万春拱手应是。
渊太祚看着杨万春,悠悠的说道:“大对卢和我十分欣赏你,务必把这件事办好了,你不能让大家失望。
“末将明白了。”杨万春说道。
“去吧。’
“喏。”
(求月票、推荐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