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主要还是境外资本股权占比太高了。 尽管分ab股,同股不同权,投票权这一块,a类股相当于十股b类股。 可那也架不住境外资本占比太高。 占比太高,就是会导致管理权旁落,导致被收购,沦为外资公司的。 蒙牛现在的情况就是。 如果说这次爆雷事件之前,蒙牛还是一家民族企业,虽然大部分利润流入了境外资本的口袋,但公司的决策权,管理权,还在牛根升等人手上。 那么爆雷之后,便岌岌可危,连仅有的决策权,管理权,都随时有可能易主。 原因很简单。 资本是贪婪的,之前一直没有什么动作,没有干预蒙牛的发展与决策,是因为,这个“打工仔”当时干得还不错,可以让他们躺着收钱。 既然能躺着收钱,那就没必要折腾。 可现在的情况,躺着收钱已经不现实了,甚至于,已经没办法躺着收钱了。 自然而然,獠牙也就露出来了,打工仔们,该卷铺盖滚蛋了。 于是就有了这段时期资本市场的明争暗斗。 这段时期,境外资本也在抄底,压盘收购,准备彻底拿下蒙牛。 这就导致了这一块的行动并不顺利。 因为大家不是一伙的,而是竞争对手,尽管在联合做庄。 同时,也导致了蒙牛即将被收购的危机。 相比之下,虽然同样遭遇重创,伊利光明这些品牌的处境却好很多。 至少困境只是经营上的,没有沦落到随时可能被收购的地步。 事实也的确如此。 行业爆雷至今,蒙牛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经营上的,而是随时可能被收购,管理层,随时会被踢出局。 这比单纯的产品卖不出去严重多了。 为这事,这段时间,会没少开,办法没少想,却依旧难以扭转局势。 好消息是,危难时刻,有兄弟们雪中送炭。 不屑归不屑,必须承认,泰山会还是有实力的! 爆雷以来,作为蒙牛创始人,作为泰山会一员,牛根升一直在努力呼吁奔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