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书房宽阔,灯光晕散。 桌上香茗,热气升腾。 崔明英解开胸口的口子,脸上的潮红还没散去。 郑通和高峰两人也差不多,浑身酒气,但眼神明亮。 “根据贝宁的要求,成立的是大众银行。” “不限制客户资产规模。” “除了储蓄业务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金融服务。” “还有家人及孩子的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 “信托计划等等。” “除了法币之外,暂定龙元和米刀。” “各位有什么想法?” 张建端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问道。 所谓大众银行,是私人银行里的一种。 储蓄业务可有可无,但不能没有。 其上就是贵宾银行和私人银行。 贵宾银行接待的客户资产得是十万米刀以上。 私人银行要求客户的资产在百万米刀以上。 对于贫瘠的贝宁来说,这两种银行有点不现实。 崔明英像是没听见,自顾自的转动手机。 郑通和高峰到是对视一眼,明显有更多的想法。 “我们能参与进来吗?”高峰直接问道。 “可以,”张建颔首,“我占股百分之六十,贝宁要百分之二十五,剩下百分之十五,我准备拿出来给合作伙伴。” “条件呢?”郑通理智的问道。 “共同进退是前提,其次是黄金储存。”张建说道,“贝宁规定黄金要求十二吨,剩下七吨的缺口,可以分摊在股份上。” “很合理,”高峰点头,“我要百分之五,出三吨黄金。” “可以。”张建笑着点头。 “我没那么多黄金,用米刀行不行?”郑通问道。 “也可以,”张建点头,“不过这样一来,所得的股份只能是百分之五,而且可能现金要多出一筹,接受吗?” “老弟给机会,我当然接受。”郑通认真的说道。 “那么,还剩下百分之五的股份呢?”高峰说着看向崔明英。 “崔氏很有兴趣,但百分之五太低了。”崔明英摇头。 “不仅是股份的问题,他们还想插手管理,所以我拒绝了。”张建笑了笑,“我准备拉熊国的商人进来,两位如何?” “那老李他们呢?”郑通问道。 “我提前问过了,他们兴趣不大,”张建叹口气,“也对,出资太多,而且他们对金融方面没有什么要求。” “恐怕是不信任你。”高峰直接点破。 “那两位老哥为何信任?”张建好奇的问道。 “你的根基在这里,”郑通笑了笑,“我们就算把这边的生意丢了,有巨大的亏损,但国内的生意影响不大,依旧有富足的生活。” “他们未必不清楚,看来还是嫌弃我年轻。”张建笑了笑。 “熊国的商人我没意见,只要没有岛国的就行。”高峰表态。 “没有岛国,”张建很干脆,“我只想要一家合格的银行。” “那就没问题了。”郑通笑着,往身后一靠,自此才松口气。 事情就此商定。 郑通和高峰会在年底之前,把黄金和现金存入银行之中。 他们不插手管理,有权查看账目和财务审核,对盈利有要求。 会在银行安排信得过的人进行常驻。 这只是开始。 有了银行作为纽带,未来大家肯定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旁人对年轻的张建不认可,但郑通和高峰恰恰对张建很期待。 他们了解张建不少事情,知道他是白手起家。 也知道张建是什么样的人。 或许在龙国,张建无法崛起。 但在遍地都是机会的非洲,张建绝对大有可为。 所以,他们不介意下注。 张建很感激,唯一可惜的是,龙国的老哥们只有两位认可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