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债务重组,银行持股!”刘铭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众人解释道:“入股企业后,通过企业每年的盈利逐渐收回损失。” 参加这次秘密会议者除了汪唯真,还有王旭峰和唐钰,莫祥,妙宛凝、郭明、陆战,这些人与刘铭都保持绝对的信任。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挂牌好多年的战略本部,直到这一刻,才真有那么一点研究战略的意思。 汪唯真道:“我们被银行持股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他们不会搅乱公司的正常经营,这么大的企业,无论是银行还是政府,都不希望看到崩盘吧,小十万人失业,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刘铭点了点头,笑道,“你说的没错,可有人不会同意这个方案,未来也必然会加以阻挠。” 妙宛凝插话道:“你是说,那家黑石公司?” 刘铭点了点头,“区区一亿米元的债权,对黑石公司来说,简直不值一提,我想他们一定会对东方厂继续下手,甚至逼我们将道尔顿隧道机业务重新吐出来!” 汪唯真又问道:“那黑石会怎么阻挠银行持股呢?” 刘铭撇了撇嘴,“敌暗我明,我也不太清楚它会使什么招数,但以我的经验判断,不把东方厂折腾个半死不活,绝不算完。” 最后,刘铭郑重道:“老管进去之后,企业必然乱套,大家尽力发挥自己的影响稳定人心,我们不能自乱阵脚!” 众人点头应是,他们虽隶属外贸公司,却通过正在执行的项目,与诸多分公司联系密切。 “那女人到底会如何出牌呢?”刘铭喃喃自语道。 第二天,集团法务部收到跨越太平洋的米国法院传票。 这种特殊时期,法务本部长李亚平不敢怠慢,立即将传票递呈到临时主持工作的书记汪铁民办公室。 老汪还有一年就到站了,没想到临退休,居然摊上这么大个事儿。 秘书进来询问前,他正在跟负责厂内的运行的王兴国商量对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