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李可灼还会留下一些钱,给学生当作来学校的路费。 不然李可灼怕这些学生会因为没有路费而不来了。 其实,在知道了李可灼就是人民曰报报道的那个一代名师后,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前途,他们做父母的哪怕是借钱,也会把孩子送过去的。 —— 这天,李可灼按例找到了一个能打电话的地方,给学校打了一个电话报了平安。 “小灼,你现在在哪呢?”电话对面,朱校长朝李可灼问。 “我现在在冀省呢。”李可灼说。 “今天作家协会的人来找你,要让你加入作家协会。”朱校长朝李可灼说。 “我现在没有空,过段时间吧。”李可灼说道:“没事我就挂了。” “你先别挂,还有一件事。”朱校长连忙说。 “什么事?”李可灼问。 “是这样的,省里准备扶持咱们小安乡中学。”朱校长说。 “怎么个扶持法?”李可灼问。 “说是让我询问你的意见,如果你同意一直就在小安乡中学职教,省里就会拨一笔资金用来扩建学校。 省里准备把小安乡中学扩建成能够容纳两千人的规模的学校。 不过省里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咱们学校必须得从全省各县固定招收一些学生名额。”朱校长朝李可灼说。 听到朱校长的话,李可灼一愣,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省里的用意。 省里这是怕人才尽出一地,所以想要分配名额。 小安乡中学虽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李可灼的名气打出去,肯定会有很多附近的人想办法进入这个学校。 到时候,如果这个地方长期以来都能让所有学生考上大学的话,那就势必会对其他地方形成教育资源不公平。 本来全国招生名额就只有那么多,湘省也就是一万多个名额这样,如果每年小安乡这么一个小地方每年都能占据全省的百分之一或者是更多的大学生名额,那就太可怕了。 原本,省里是想把李可灼弄到省里去教书的,但是李可灼不同意,省里又不能让李可灼不当老师了,所以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听到朱校长转的话,李可灼想了想说道:“可以答应省里的条件,不过我教学生的时候省里不能派人来指手画脚,不然我就不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