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富关与穷地-《六朝汉臣》
第(2/3)页
听到李广二字,徐偃明显沉默了一秒。
“稷下侯,卑职有件事,不知当不当问。”
“说。”
“卑职在长安时,曾与李广将军数面之缘,虽然不算老相识,但也有几分交情。敢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理铩羽而归的三位将军?”
“汝且安心,三人性命无忧,只是想要恢复昔日之地位,恐怕要再等几年。”司匡忽然微笑,拍了拍徐偃的肩膀,勉励道:“儒家讲究仁义,君仁心十足,匡敬佩之,然而,记得提升自己的儒家学识之道,以免日后……亦遭遇大败。”
根据记载,这位师出名门的谷梁后人,在十多年后,会制霸儒家谷梁学派。
当然,他也会碰到这一生中,最强劲的对手,那个来自济南,尚未加冠的请缨少年。
喊着大丈夫西行,当不复还的少年,虽像流星一般划过大汉的官场,但却带走了这个谷梁顶梁柱,使之退出长安,无颜再返。
“谢稷下侯勉励,卑职诵读谷梁春秋,略有心得,他日,还望讨教一二。”徐偃拜曰,“闻君以《大学之道》,名震儒门,望讨教之事,公可明我谷梁之雅。”
“以后再说吧,先完成丞相交代的任务要紧。”
司匡摆摆手,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在继承刘向学识之后,谷梁之中,就已经没有人值得留意了。
汉武时期的谷梁,有几个能打的?
如果不是因为前期傍上了太子刘据,恐怕都难以在长安站稳脚跟。
“徐兄在咸阳居住多年,可知此地有多少人把守?”
司匡眸子中闪烁着精光,用手,指着地图西北部一个隐藏在山林之间的小路。
“那里是……”徐偃瞳孔微缩,眼皮耷拉着,“陈仓?此地虽然有向南通往汉中的路,但是远不如大散关方便,大多商贾都会向西百里,入大散关,而不是向南穿梭在山涧之间。”
这位武关守将低着头,思考片刻,估摸道:
“因汉中为大汉龙兴之地,驻扎兵力较多,再加上局势稳定,无叛乱,陈仓小路的用处就可有可无了,南北之间数百里,加起来估计都到不了五百人。”
“这么少?”
司匡眉头皱得像一根麻绳。
他实在没想到,刘邦出汉中的这条关键道路,竟然驻扎了这么一丁点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