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朝堂争论-《六朝汉臣》


    第(1/3)页

    汲黯站在案几后,望着陛上之人。

    又看了一眼大汉“小心眼”田蚡。

    别人怕武安侯,他可不怕!

    于是,沉默片刻,直言道:“陛下如此诉说,想必,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了吧?”

    “知朕者,爱卿也!”刘彻笑了,满意地点点头。

    看着大殿门口的位置,轻挥衣袖,轻声道:“让卫青进来。”

    得到命令,一旁侍奉刘彻的太监——春陀急忙向前一步。

    用他那鸭子般尖锐的嗓音,

    高声道:“陛下有旨,宣,侍中——卫青上殿!”

    门外守卫一字不错的重复,高呼:

    “陛下有旨,宣,侍中——卫青上殿!”

    “陛下有旨……卫青上殿!”

    侍中虽然为皇帝近臣,但是根据刘邦时期的大礼仪规定,朝会的时候应该在殿外恭候。

    因此,刘彻想要见卫青需要传唤。

    不一会儿。

    一个穿着官服,手中捧着一块洁白的玉质朝笏的青年恭恭敬敬地走了进来。

    他走到大殿三分之二的位置,停下了脚步。

    对上方拱手,“卑臣卫青,参见陛下。”

    “不用多礼,平身吧。”

    “谢陛下。”

    刘彻笑吟吟的,站了起来。

    “诸爱卿,数日之前,卫青奉朕旨意出关,昨日傍晚方才回来。”

    韩安国眯着眼睛,询问:“这么说,今日召开朝会,除正月十五之事外,还与卫侍中这趟出行有关了。”

    “没错。”

    刘彻抬手,示意这位御史大夫先保持安静。

    然后,对这位小舅子说道:“说一说此行收获吧。”

    “诺。”

    卫青对众人拱手。

    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怀中摸出来一块红色的布帛。

    布帛上面,用黑色的墨汁,写满了文字。

    “诸公,青此行主要收获有二。”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竖起耳朵,注意力通通转移到卫青身上。

    刘彻可是有言在先,今天主要有两件事。

    看来,全和卫青的收获有关了。

    ----

    “第一件事,治河之策!”

    卫青捧着帛书,声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此法从长安西北郑国渠开始。”

    “经引黄入汴…”

    “又经采用裁弯取直、疏浚浅滩、加固险段之法…”

    …………

    “最后,在一切几乎完工的情况下,新的开凿河道,穿过东郡、济阴郡北部,经济北平原,最后由千乘入海。”

    ----

    卫青花了十来分钟,将详细内容叙述完毕。

    莞尔一笑,再次拱手上奏。

    “陛下,诸公,献策之人说过,此项工程消耗巨大,但是一旦完成,黄河几乎是永无水患。”

    其话音刚落。

    不等刘彻询问意见。

    “唰!”

    丞相田蚡黑着脸,绕开案几,直接出列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