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日德合作-《崛起之第三帝国》


    第(2/3)页

    也就是说德国的强大的航空工业将会在日苏发生冲突时成为苏联的兵工厂!

    永田铁山和杉山元听了这话都脸色一阴。现在中国发生的变化,已经让日本看到了失去在华利益的可能性。对于永田铁山这样视满蒙为日本生命线的日本军头而言,动用军事手段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可是苏联现在的表现却出人预料的强硬!似乎已经准备动用战争手段来保护他们“扶植”的武汉国民政府。

    本来永田一派希望通过和德国合作,得到先进的战斗机以对抗苏联轰炸机的威胁。这在永田等人看来没有多大难度。日本可以拿出黄金美元购买德国的发动机和战斗机设计,然后在日本本土组装出战斗机。

    可是谁也没想到,德国派来的军事代表团副团长在会面开始的时候,就直截了当告诉他们德国会在日苏冲突中支持苏联!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苏联已经让日本难以应付,要再加上德国。那还不是几百上千架tb-2每天光临东京扔炸弹啊。

    “可苏联是一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国家啊!”山本五十六皱着眉头说,“西方世界会允许它将布尔什维克主义扩散到亚洲吗?”

    “山本大佐,”赫斯曼带着点嘲讽微笑了一下,“您这话应该去和美国人说,没有他们,苏维埃政权早就不复存在了。”

    山本一时语塞。他知道赫斯曼说的是什么事儿——几年前如果不是现在的美国人组织什么“救济委员会”援助了苏联大量的食物,布尔什维克的统治说不定早就结束了。而且,在美国人救济苏联的同时,他们还向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从西伯利亚和苏联远东撤军。

    “难道德国和日本之间,真的没有展开合作的余地?”日本海军军令部次长高桥三吉少将发问。

    “合作的余地当然有,”赫斯曼咧嘴一笑,强调了“有”这个单词。“只要日苏不起冲突,我们就能向你们输出航空、造船、钢铁、机械、化工等各方面的技术和机器设备。而且我们还可以接受丝绸和中国东北的大豆作为货款。”

    大豆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又是粮食和饲料,德国是非常需要的。而丝绸虽然没有大豆重要,但是德国的消费量也不少。现在赫斯曼允许日本以这两样付账,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他认为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益还能保持很久,因为苏联对武汉政府的支持力度其实是有限的;第二、他认为德日合作存在巨大空间,大到了日本手中的黄金、外汇储备不足以进行支付的地步。

    永田铁山和山本五十六也听出了赫斯曼话中的含义。永田问:“上校先生,您认为武汉国民政府的军队在短期内不会占领满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