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那就有请陈泽老师您赐教了。”马俊宇道,他和刘栋互相使了个眼神,都看出了对方心中的喜悦。 陈泽微笑,像是没有见到两人的表情,开口念了起来: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平平无奇。” 听到陈泽的这一句,两人心中道,他俩开始还有些担心别陈泽真的写出什么佳作出来,但是听到这一句就放心了。 陈泽这一句从母亲开始,说的就是从小和母亲分居两地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什么出彩的句子,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听到这一句,刘栋和马俊宇两人脸上开始有些变颜色了,他们有些听懂陈泽的这首诗在说些什么了。是以时间为主线,叙述自己从小到大的乡愁。而且竟然也是从一位老人的角度来说的,和马俊宇的那首诗简直是针锋相对。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听到这一句,两人的脸色彻底变了,这一句虽然简单,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是却将最哀愁的乡愁说了出来。什么是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陈泽的这一句,正是用最简单的话,将最悲伤的伤痛说了出来。马俊宇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过去看陈泽其他的诗还不觉得。但是当陈泽写和他一样的诗句的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和他的差距。 如果换成是他自己的话,那么绝不可能用这么简单的话语就能这么打动人心。从小到大,层层递进,简直将乡愁描绘到了极点。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马俊宇知道自己写的那篇《乡愁》很难和陈泽的这篇《乡愁》相提并论。 “而现在!” 正在这时,陈泽再次开口。他的话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所有人以为刚刚上面那句已经是他最后一句了,毕竟已经写到母亲去世了,按照道理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再有更进一步的才对,怎么会,陈泽怎么会还有一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