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街道办-《我的青春80年代》


    第(3/3)页

    张小雨连忙将手里提的一大包桔子和苹果放在了旁边的小桌子上,然后才说道:

    “阿姨,是这么回事,我在鼓楼鼓楼广场旁边开了一个音乐舞蹈培训班,就想在咱们小区广场上定期举办演出活动,给大家伙送温暖,同时还能起到锻炼学员们的作用,一举两得。”

    焦仙仪闻言沉思了一会,道:“这个是好事情,我们莲花街道的几个小区也偶尔会请市文化团过来演出,但是这个费用可不低,街道办经费有限,搞不起……”

    “完全免费的。”张小雨打断道。

    “嗨,你不早说,搞得起,搞得起。”

    焦仙仪立刻笑了起来,态度变得热情了很多。

    “我们莲花街道就需要经常搞搞活动,满足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事情就交给我来解决,你们什么时候要过来就打个电话,我提前通知下去。”

    大型公共演出活动需要的程序可不少,公安、消防、文化部等等,你得跑无数个部门盖章,小型的社区活动就简单多了,跟街道办协调好之后,他们那边打个招呼就行。

    “这是我们公司的宣传单,上面有地址和电话,您也给我留个号码。”张小雨递上一张传单。

    “好,你等回屋里写给你。”

    焦仙仪返回屋里,没过多长时间就拿着一张小卡片出来了,“给。”

    方才有空查看传单。

    “话说,你们这个培训班我好像在电视上看到过几次,摄影培训就是专门教人照相的,对吧?”

    “没错,现在增开了很多职业的培训,比如美术、舞蹈、音乐,以后还会继续增加,专门培养当下社会的热门职业。”

    “那厉害呀,你们这样的公司都是紧跟潮流,肯定会越做越大的,我们要被淘汰咯。”

    焦仙仪摇了摇头,自顾自的说道:

    “我们年轻那会儿啊,大家都以成为工人为荣,改革开放以后,个体户又火起来了,厨子和开出租车的找老婆最吃香,现在也不知道干什么最有前途?”

    “当然是投资房子了。”张小雨回道。

    决定大家工资的其实不是你的能力,而是时代大势。

    八十年代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波,个体户最赚钱,所以叫‘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个时候知识分子普遍混得比较惨。

    个体户的老板文化水平偏低,但是收入却远远超过知识分子,心里就不平衡了,于是到了九十年代,下海创业的群体中,知识分子占比最多,后来的好多大科技公司都是这个时候起步的。

    IT、个人电脑兴起了,外国公司也进入中国,这就增大了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国内高校一看这情况不对呀,赶紧扩招,于是就流行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到了2000年又变了,人才培养的太多,市场饱和,怎么办?

    刚好房地产市场彻底放开,国企股份制改革,房子不再分配,变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价值迅速拉高,普通人工作一辈子才可能买一套房,但是如果能成为公务员,就能分房子。

    哗啦…

    大家一起涌进考场,考公务员啦!这情况持续了十几年之久。

    到了2010年,智能手机又冒出来了,人们将社交阵地从电脑上转移到了移动手机上,APP才是主流,这一下可不得了,IT工作者彻底翻身做老大,他们工资最高,于是就流行996福报,社会跟风,连带着其他行业都被连累了。

    ‘只要地球不爆炸,咱们永远不放假’。

    2020年又是一个节点,新冠病毒横空出世,大家躲在家里瑟瑟发抖,可这日子不能不过呀,别担心,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于是直播牛逼了,卖货的、卖色的、卖日常生活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就问你服不服?

    那些头铁的,非要逆天而行,放豪言:我命由我不由天!

    你且过几年再看看他,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