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假县令-《签到大唐:开局就造反》


    第(2/3)页

    且网络相当发达,什么信息一查便能在网上看到。

    这古代,便很难确定一个人的身份信息。

    官员到地方去任职,一般都要给好几个凭证。

    由吏部给的任职文书和官凭,这任职文书和官凭,使用的是五色宣花纸,这种纸,是朝廷才能用的。

    且上面写的信息也能非常的严谨和全面,一是很难造假,二是和本人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还会给任职的官员一个鱼符,用来代表身份。

    另外吏部还会根据认定官员的样貌画一幅图,类似照片。

    由这几个加在一起,通常来说,在古代也不是那么容易冒充别人的。

    但这种事情没有绝对,比如说找到长得差不多的人将之代替,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故而在古代的历史上,冒充官员到地方上任的事情,数不胜数。

    甚至有的一辈子都不会被发现。

    对于这个事情,李恪非常看重。

    要知道,地方的官员既然要用有学识的人来当,那么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

    只有这些熟读圣贤书的人,才拥有着治理一方的能力。

    而且这些官员也都是经过朝廷的选拔,确定其能力和人品才会让他们去做官的。

    而这些冒充官员的人,就凭他们敢做冒充官员,这种事便可以确定他们的人品必然不好。

    且文化水准肯定没有本人好,所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那小妇人见李恪沉默不语,便开口说:

    “公子,此事非同小可,以免牵连到你,还请不要到处乱说。

    这件事情,我会亲自去京城。找更大的衙门,来将这件事情捅破。

    不管我丈夫有没有出世,这冒充县令的家伙,都不会让他好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