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火上浇油-《回到明朝当首富》


    第(1/3)页

    弘治皇帝的面色有些深沉。

    管中窥豹啊。

    那黄镛的小妾,竟能随意拿出四万两银子!

    可想而知,那黄镛得是何等的富有。

    一个驸马这般富足,确实不大对劲。

    因为大明的驸马不能考取功名,也不能经商,这银子的来源便是个问题。

    只不过面对这种事情,朝廷也不好过问,大多时候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弘治皇帝略作思考,转而问道:“那所谓的拍卖,是宁远的手笔吧?”

    萧敬点头。

    弘治皇帝便有些不悦:“朕命他去调查赈济一事,他反倒弄什么拍卖,这拍卖还能帮助调查?”

    “再者,那黄镛虽是富有,可也并未为富不仁,还乐善好施,主动赈济灾民,达则兼济天下,朕看呐,黄镛大抵不会有问题。”

    开口之间,眼底闪过一抹深意。

    萧敬老神在在的侍立一旁,略微眯着眼。

    人老成精,他只是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

    黄镛没问题,有问题的便是刘能。

    刘能有问题,那么整个北直隶的赈灾就有问题。

    陛下这是准备责罚繁昌伯。

    换做平时,他自是什么都不会说。

    可这一次,那繁昌伯直接张永送来五千两银子,他不收都不行啊。

    收了银子,就要办事。

    寂静片刻后,他有意无意道:“陛下,臣倒是觉得繁昌伯的调查,或有些许作用。”

    弘治皇帝缓缓扭头,侧目道:“拍卖?”

    “是!”

    萧敬道:“嘉祥公主已薨十年,驸马都尉黄镛在京之时较为老实,可回涿州守孝后,这三年之中纳了十多房小妾,明面上呢,将这些小妾称之为府上丫鬟。”

    这就是直接说坏话了。

    相对来说,已然逾越了太监的本分。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萧敬一眼,没有做声。

    这话看似所问非所答,可却已然揭露问题所在。

    说那黄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言行不一。

    再加上在老家涿州疯狂的纳妾,这品行,不值得怀疑吗?

    就是这样品行有问题之人,当真乐善好施,心系百姓?

    “那无偿施粥给灾民,难道……也是表象?”弘治皇帝自问一般。

    自是无人回应。

    萧敬嘴巴紧闭,仿佛睡着了一般,唯有那浮尘随着旁边火盆的热气缓慢飘动着。

    有一日,朝堂之上。

    有言官启奏:“陛下,臣以为驸马都尉黄镛无偿救济百姓固然是好事,可也不是长久之计,这赈灾,理应由朝廷出钱出粮。”

    此话立刻引起了一些文官的认同。

    那黄镛无偿施粥是好事,可朝廷也不能总指望人家一直赈济下去啊。

    此等关乎民生社稷的大事,当然要由朝廷出面。

    弘治皇帝闻言,面目一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