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点不出意外,下面就很快有人怂恿骆涛接着讲。 “我们想听骆先生你讲五年后的变革,大家说呢?” 一人带头,其他人也就不怕了。 领导也不反对,骆涛便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启了他预言师的人生路。 “今年是1986年,五年后,也就是1991年,在这个时期,我想国字号企业绝对会面临一个最大的抉择,那就是如何转变思想,来面对九十年代新经济的考验。 乡镇企业一样要面临一个大的抉择,那就是要淘汰一大部份人,这些人就是先天有短板,后天还不知道弥补。 淘汰一批人,自然也会造就新一批人。 新成员都是一些什么人呢?我想各个阶层都会有,但这里面会有一批高知识分子,…… 我国自1977年到1991年,整整14年,这批人成长了,那时的他们一定会成为经济改革的前锋。 有他们给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那么再过五年,我想铁饭碗会走到末路,乡镇企业会再一次面临抉择,这一次的抉择是生还是死,就是一锤子买卖了。 1996年之后国内的市场只会有两个声音,那就是国字号跟民营,当然还有一个外资,咱们不谈这些外来的和尚。 只谈国内,那就不会出现三足鼎立之势。” 骆涛这段话说的真的很口渴,小声咳嗽了两声,望着台下他们迷茫的眼睛,心里很是得意。 心想这才哪儿到哪儿,后面还有更厉害的,说说91和92年,谈谈97和98年,随便说出来一件骆涛就能把自己送进去。 端起白瓷茶杯,打开盖一看,对会场的服务人员很是无奈,一点没眼力劲,这么辛苦给你们解疑释惑,服务工作也不跟上。 这场合也不能说出来,只好端起还放下。 这一幕刚好被坐在台上最边角的余长奇同志看到了,他非常从容自然,拿起了他身边预备的暖瓶,走了过来。 有人看到了这幕,也有人因为痴迷在低头想事,没有看到这一幕。 “骆生生辛苦了,我给您倒一杯水。” 骆涛见他如此,实在是有点受宠若惊,这可是堂堂的大……活了两辈子才享受到。 “言重了余领导,这还是我自己来吧!” “呵呵呵,这杯水咱们就不要争了,您为我们解惑,那相当于是我们的老师,我给您倒一杯水,又有什么?” 他推开骆涛的手,很利索打开茶杯盖,哗哗倒着水。 他那真情的流露,骆涛是能看出来的。 余长奇同志之所以这么做,他绝对是收获到了启发。 骆涛相信他只要好好走路,他的路绝对会走的更长,这是时代的选择。 当他盖上茶盖,骆涛向他道了一声谢谢。 “您继续。”他退了回去。 这一幕也被冀省的记者拍了下来。 这一分钟所有人都是沉默的,所有人都在思考这个举动。 更值得思考的是那个专门负责倒茶的服务人员。 “谢谢市齐领导的关心,……刚才说了这么多,我看大家有很多的疑问啊?要是有的话,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聊一聊。”骆涛先谢过余长奇倒水之情,再然后回归正题。 经过先前多次互动,大家就非常踊跃,乌泱乌泱的人群,乌泱乌泱的手。 骆涛看了一眼,实在是不知道该选谁?见企业大明星马盛利也举着手,想选他,但想想还是算了,这样的牛人还是少接触为好。 “大家很活跃啊,要不就由那位老同志先说说?”骆涛手指向前排一位已经满头白发的老者。 他也没有磨叽,站了起来,就语气很不善道,“骆先生我很佩服你的想象,但我不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差不多都干了大辈子的工厂,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凭你几句话,我们的工厂就完了,可笑。” 他的话很固执,但是还是有不少人认同,包括台上的一些领导同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