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此英国公还专程研究过淮南平叛之战,对于顾二的用兵能力,颇为推崇。 英国公正出着神呢,几道由远而近的脚步声逐渐变大。 方才那个过来通禀的甲士,正领着两个二十来岁模样,身形高大,披甲佩刀的年轻将军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两人走至英国公身前,便恭敬的一起抱拳躬身行礼,起身说道: “后学晚辈,见过国公爷!” 英国公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来回交错打量着。 “无须多礼!” “不知两位有何指教?” 徐章率先道:“国公爷乃是国朝柱石,如今东京城内局势未明,咱们此番过来,乃是相求国公爷指点一二。” 顾二随即抱拳躬身道:“还请国公爷不吝赐教!” 二人期待的看着英国公。 “你们二人皆是一时俊彦,少年英杰,我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可没有什么好指点你们的。” 英国公虽是武将出身,可在朝堂沉浮数十载,不知见过多少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一张脸皮老早就磨的比城墙还厚,一颗心早就不知道长了多少个窍,怎么可能因为徐章和顾二的几句话就对他们畅所欲言。 “英国公府乃是世代将门,老将军更是为朝廷征战半生,难道就忍心这么看着贼逆为祸朝堂?” “徐指使慎言!” 英国公依旧面目表情,眼中不见波澜。 徐章眸光微闪,说道:“兖王率兵占据皇城,封闭各门,狼子野心已然昭然若揭。” “难不成老将军当真信了那封所谓的圣旨?” 英国公眉梢微挑,面容依旧不见动,迎着徐章那灼灼的目光,风轻云淡的道:“那可是圣旨!上面盖着官家的大印!” “在徐指使眼中,什么时候连圣旨都怎么无足轻重了?” 英国公反问道。 徐章却道:“那封圣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国公爷心里有数,徐某心中有数,朝堂诸公们心里头也有数。” 兖王的说辞是什么?邕王叛乱,领兵入宫逼宫,逼迫官家禅位,兖王得知消息,立马率兵入宫救驾,斩了逆王,也救下了官家和皇后,可官家也因此受了惊吓,旧疾复发,导致重病昏迷,不过昏迷之前留下旨意,立兖王为嗣,代理朝政。 听听,这故事编的,漏洞百出呀。 邕王造反,领兵逼宫,兖王第一时间发现了邕王的造反,还带兵入宫平了叛,杀了邕王。 说的带兵入宫平叛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别的且先不说,兖王一个只有虚衔,没有实权的郡王,哪里来的权利调动大军。 别看邕王妃对付荣飞燕时,说的自己多厉害多厉害似的,可若不是当初官家有意立邕王为储,区区一个邕王府,纵使身份尊贵,难道还真敢和富昌侯荣家作对不成。 更别说如此折辱荣家, 荣妃荣宠正隆,荣喜更是执掌着殿前司,麾下捧日和天武两支雄军,便是在禁军之中也是战力顶尖的存在。 至于兖王,不过一个闲散王爷,只在朝中领了个虚职,既未入枢密院,又没有进政事堂,更不是六部三司之中的高官,手中无实权,哪里来的权利调动大军,镇压他口中所谓的叛乱。 而且邕王基本上已经是官家既定的未来储君,只差过一道明旨了,朝野上下,也都已经默认了这一事实。 邕王会造反逼宫?逼迫官家禅位于他? 且先不说有没有这个可能,就算真的有,兖王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而且还能在邕王率军入宫,封闭宫门,封锁整个东京的情况之下,将邕王斩杀,破了邕王的奸计。 呵呵! “清楚能如何,不清楚又能如何,邕王已死,圣旨已下,事已至此,难不成还有转圜的余地不成!”英国公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动容。 徐章道:“转圜?老将军想的仅仅只是如何转圜么?” 英国公一愣,随即便微微皱眉,看着徐章:“徐指使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