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小国战胜大国(下)-《统御全球》


    第(2/3)页

    德国虽然控制了欧洲大陆的绝大部分,成为名副其实的欧陆帝国,但是毕竟造就了太多的敌手。与德国为敌的苏联、英国、加拿大、美国、南美非洲亚洲等多国。

    他们掌握了世界上大多数的人口、资源、物资、经济和技术力量,尤其是具有强大战争潜力的美国这个迟早要对德宣战的国家,在同盟国针对欧盟的胜利天平上增加了一颗决定性的砝码。

    同盟国和德国相比,人力具有4倍优势、钢铁具有3倍优势、石油的优势更加巨大、强大的敌手也使德国无法集中全力对付苏联,即使现在火如荼激战即将开始,德国在欧洲西线、挪威、北非也维持了相当规模的兵力,防止未来可能的进攻。

    德国在苏联投入是陆军总兵力的70%左右,远远未能尽到全力。而苏德战争爆发后,最终将形成了全面的反德国联盟。

    苏联不仅会得到了美英为首国家的军事支援,即使是长期敌对的日本,苏联可以与其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好腾出手来,全力抵抗德军进攻。

    这好比是德国绑起了一只手,与可以全力以赴、还可以做场间休息的苏联作战,不利之处非常明显。

    2.欧洲国家联盟:

    德国虽然组建了轴心联盟,真正要把周新联盟的所有力量综合起来其实很难,后世的欧盟为一个问题吵架几个月是常事,此时的轴心联盟又能好到那里去。

    另外就是这些轴心联盟军队的战斗力,实在让人堪忧,对于德国陆军来说,他们只能是一群来打酱油的人,比如意大利不通知德国,贸然进攻东非、北非、阿尔巴尼亚、希腊,结果意军不堪一击,招至惨败。

    不仅破坏了原本符合德国期望的巴尔干和非洲地区的均势,还使得德国不得不派出部队挽救丢脸的战友,间接导致了兵力的分散及“巴巴罗萨计划”的延迟。

    当年希特勒在西班牙内战时助了佛朗哥一臂之力,但是当希特勒希望佛朗哥回报,实施其制定的“非尼克斯计划”,占领直布罗陀海峡掐住英国命脉时,得到的回答却使他失望,可见西班牙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