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塞翁失马-《统御全球》
第(2/3)页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德国绝了进兵中东的心思,让他们把进攻方向对准苏联,这才是丘吉尔为什么不顾一切地调兵增援非洲的原因。
在希腊战役爆发前,非洲的英军已经进攻到突泥斯一百多公里的阿盖拉地区,英军为了守住希腊这个欧洲唯一的立足点,被迫从北周抽调兵力和物质去增援希腊。
这下非洲的英军没有办法在继续进攻了,他们的进攻止于阿盖地区,这就使得意军免于彻底失败。
英国政府向巴尔干转移力量,他们想利用意军在希腊的失败,在希腊建立战略进攻基地,可这等于在德国的腹部按上了一把刺刀。
德国怎么可能让丘吉尔如愿呢!丘吉尔真是异想天开了,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绝对把这一威胁扼杀在摇篮里面。
从短期战略上看,英国在希腊又被德国揍得满头是包,英国不光没有在非洲彻底打败意大利,而且还把德军引到了非洲,可以说英国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但是从历史的结局看,英国在巴尔干半岛拖住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步伐,让德国把进攻苏联的时间整整后延了三个月。
进攻苏联的时间最好是从三月开始,那时冰雪已经融化,德国有差不多九个月的进攻时间。
历史上,可历史上,因为德国因为希腊战役而延误了三个月,德国到6月下旬才开始进攻苏联,结果德国刚刚打到莫斯科城下,已经是11月初了,苏联开始降雪,气温骤降到零下四十度。
如此烦人的天气,德国坦克根本无法发动,士兵的枪栓都被冻住了,所有的卡车也无法行驶,苏联的严寒在拿破仑之后,再一次挽救了苏联。
美英两家随即加大苏联对的援助,苏联也利用冬季整军备武,德军从此陷入苏联的战争泥潭之中不得脱身。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英国在非洲和希腊的臭棋,在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二战的局势,德国看似在希腊战役中大获全胜,实则为自己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但有一种方法可以破解这个败亡的伏笔,那就是希特勒放弃进攻苏联,把兵力转向中东,然后直接打到印度去,那时候德国那里还缺资源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