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造物的谦虚,对求知的虔诚。 而且,康宁的这句话里还有另一层原因。 他提到了衰败。 是什么在衰败?泰西人那边衰败了吗?没有,衰败的是中原明朝。而衰败的原因不是弱小与无知,正相反,明朝的体量很庞大,明朝政府由学者构成——这在西方人看来,都有些不可相信。 其实更令他们更不相信的还在后头。在他们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大明王朝的三宝太监,率领着规模更加宏大,装备更加精良,人员更加齐备的船队,到海外藩国去宣誓皇威。这样的面子工程持续了七次,最后闹得国库空虚,以至于后世对此类行为避之不及——曾经有太监建议宪宗皇帝效仿成祖,再下西洋,却不料供职兵部的刘大夏回报说:“档案丢了。” 且不论是真的丢了,还是另有别的原因。在航海这一块来说,还是过于傲慢了。 泰西人用更小的船队规模,更低的代价,就找到了富含黄金白银的美洲——他们用来在大明购买陶瓷丝绸香料的银子,就是出自美洲的银矿。 大明朝的衰败,的确源于傲慢。落后不光是历法,还有很多其它的东西。康宁在书信中提到的农学问题,也是徐光启很关心的。 如此说来,他和康宁,其实应该是同道中人才对。 看着徐光启脸上的变化,康宁已经猜到了他心中思绪变化。 于是,他丢出了最后一句锁定胜局的话:“我与皇储之子在去年结为兄弟,委实不忍他二人在将来目睹国破之难。” 夸啦一声雷响,一道闪电划过徐光启的脑海之中。想不到着这个山旮旯里,竟然还有这样一条大鱼。而且这条鱼还颇有志向。以前之见过想要鲤鱼跃龙门的,不想今天碰到个要保护龙的鱼。 于是徐光启道:“安世贤弟,想要我做什么。” 康宁答:“我曾听闻,石先生开了一家西涯书院。” “没错。每届都有不少学生考中进士。怎么,你想进去求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