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以至于在此期间,康宁都有时间和其他的几路诸侯,比如,伊达政宗,毛利辉元等人进行政治观念上面的交流,当然,他们最愉快的合作,则来自于商业方面。 与此同时,九州岛的几路诸侯,也觉得自己应该也参与进去,里面某得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局面。 可是事情的进展,似乎和他们希望的不同。 要知道在四五百年前,九州岛还是流放地,而如今,天皇的足迹,将来到九州岛对面的下关,这是不是意味着?就连权力至高无上的天皇,都要被流放了呢。 可是,当双方谈判的内容传出来的时候,他们无不惊讶不已,对于德川家康的惩罚性措施,他们不屑于关注,那与他们无关,而关于天皇的安排,让他们惊掉了下巴。 归还大政? 黄老板听说了康宁的想法,立刻就想到了明治维新期间的这一政治要求,倒幕派为了扳倒德川大将军,动用了天皇至尊大神,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在二战之后,他们最终成为君主立宪国家。日本天皇的政治地位,在二战之后,甚至还不如幕府时期。他们的政治权利,几乎已经丧失。 而这一次,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黄老板也选择抬出了天皇,这次的合约,本来是康宁方面和德川家康进行的谈判,然而,就要在名义上,以天皇的诏书颁布天下。 为了让天皇答应这一点,黄老板提出归正天皇的观点,并明确地指出,幕府大将军的存在,是对天皇皇权的亵渎。 同时,天皇应该拥有忠于自己的丞相,为他打理朝政,从而统治这个国家。 他的这个观点,很快得到了天皇以及宗室勋贵的支持,于是,袁枚在政治上,根本没有存在感的这些人,突然开始在政坛上活跃起来,而在他们背后,支持他们的正是黄老板等人。 羸弱不堪的宗室,是没有足够力量抗衡已经在战国摸爬滚打多年的各路诸侯的,所以,他们只能倚仗黄老板等人。尤其是这个叫做康宁的明国人。 虽然在此时,他们已经看不起民国,并曾经在十几年前,还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动对大明朝的战争,然而最终的失败告诉他们,虽然大明王朝已经行将就木,带胡子不到家,瘦死的骆驼依旧比马大,一蹄子踹下去,足够他们小小的虫子国,痛上好多年。 最终,各路诸侯对于这次签约活动,采取了密切关注的绥靖政策。 对于德川家康的败落,他们说秉持的观点,是乐见其成的。然而,那个老狐狸终究没有被彻底消灭,如果这个时候过于明确的倒向康宁,说不定会在以后的某些日子里,招来报复,与其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别人,还不如抓住这个混乱的时刻,抓紧展自己的势力,于是,整个日本列岛,又一次陷入了战国初年,那种各路诸侯蠢蠢欲动的态势。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能够动用的兵力,绝对不会像战国初年那样处于村长械斗级别。 一个多月之后,下关条约终于签署完成,只不过名义上,这个条约的签约双方是日本天皇和琉球王国的驸马。 倭国以后将采取四权分离的策略。关白丰臣秀赖,正义大将军德川秀忠,摄政康宁,以及还有待推举的丞相。 康宁在走马上任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布移民令,号召整个日本列岛上的人们,向南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视野,并且,他有足够的船只,承载他们前往那里去开垦,很多在战乱年代里的失地农民,在听闻这件事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着康宁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