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这一dian只能说通过关于徐鸿儒的那一部分,至于为什么指名道姓要求康宁来经手相关事务,两个人现在还都是一头雾水。 不过说起王森最近的境况,好像越发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了。 王之钥临终前写下了王森勾结迁安营谋反的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消息一传出,山东官场官场上下就开始鸡飞狗跳。凡是在本地任官的人,谁不清楚白莲教一直都是不稳定因素,不过他们一开想到的,却是尽快破案,给这位忠烈一个交代。 然而消息传出山东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先是,刚刚在六月从南京国子监司业升为祭酒的顾起元最先知道了这位同年的死讯,随后伤心的悲号痛哭。 随后,和王之钥同样在万历二十六年,也就是1598年中进士的同年们,很快就收到了探花郎顾起元的加急信函。 距离最近的邵景尧最先得到消息,正在和好友们游历山水,吟诗作赋的他当即昏厥,好友们又是掐人中,又是烧艾草,好不容易把他弄醒,他却指天大骂上苍不公,声言誓死要为同年好友报仇。 身为浙东十四子之一的邵景尧,吏才并无过人之处,奈何在东南文化圈里地位不低。加上王之钥拼死揭露叛乱阴谋的行为足够感天动地,一时间在东南传为佳话。 于是,很多东南读书人纷纷上书要求朝廷严查此事。部分浙党成员,甚至开始借此声言石子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石子明只用了一句“王森在河北”就把这些攻击削弱了八成威力,随后他还上书解释道:“王之钥是在为他清除魔教势力的时候遇害的,他当秉承王之钥的遗愿继续清理魔教。” 这下,谁要是攻击他,就是阻挠他清理魔教,登时很多人都不再吭声。 但要求彻查此案、严惩王森的呼声却日渐高涨起来。 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郎赵秉忠此时已经位居高官,温体仁虽不能在京中呼风唤雨,但已经没有人敢忽视他的声音。 朝廷之外,多名封疆大吏也表示强烈愤慨。陕西左布政使王之采、偏沅巡抚都御使、云贵总督闵梦得等人,接连上书朝廷要求严查此案。 这些消息都已经传到了康宁手中。康宁甚至都没有想到,王之钥的人缘竟然有如此之好。 与此同时,康宁也知道这被激起的千层浪,乃是自己的一个绝佳机会。 相信紫禁城和黄林两方,很快都会有所反应。 他在等,等待一个时机。 时机一到,他就可以迎风踏浪,成为这场风波之中,取得最大收益的弄潮儿未完待续。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