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报纸尖刀-《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2/3)页

    但他还是故作毫无察觉,只是模棱两可的说道:“这东西。我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一本书上,叫《农书》。”

    “对,王祯写的。他最初用这玩意儿来印刷方志,比起雕版印刷快很多。后来我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我用它来印刷报纸。”

    “报纸?”康宁心想果然被自己猜中,但是他的脸上,只不过是一个土著居民的惊奇,“那是什么?和邸报差不多吗?”

    “不太一样。我印刷的报纸,是给那些百姓看的,可不是给官府里的老爷看得。”

    康宁立刻摆出一副吃惊的表情。而不是赞赏的神采。因为这才是一土著居民该做的事情。

    要知道,古代法律对于坊间私自传播印刷品,尤其是在明末妖书案之后,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触犯者动不动就要享受流放待遇。

    所以身为一个土著居民,在听到徐鸿儒计划在民间传播这种印刷品之后,时一定要表现出惊惧来的。

    即便是封建时期的统治者,他们的智商也不容许低估,么iu有哪个笨蛋会放任谣言的传播而置之不理。否则,他们通知的权威性将必然受到损害。

    谁都知道钳制舆论的重要性,有些人的手段稍微极端了一些。于是就有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

    而这句话出现已经有接近三千年的历史。

    徐鸿儒自然也是知道其中厉害的,甚至他要更清楚一些,因为他可以从后世的历史进程中的值,在二十世纪初叶。报纸这玩意儿曾经成为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

    在康宁看来,这大概就是徐鸿儒选择这么做的原因。

    他准备把老百姓的思想给唤醒,从此将十七世纪的历史进程直接推入到二十世纪的轨道之中。

    这又是一个伟大的想法。

    同样还是一个可怕的想法。

    但无论这么做会影响到什么,康宁首先怀疑的是他的可行性究竟有多高。

    “这东西就算免费送出去,也不一定有人能够看得懂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