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康宁的盗墓笔记(二)-《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2/3)页

    这种高产作物,即便出现在大明朝,恐怕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不然那位还在天津尝试种植水稻的徐光启,也不会在日后刊印的《农政全书》上推广种植这些玩意儿。

    不过这毕竟是一个穿越者的仓库,出现这些玩意儿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

    康宁缓缓收起自己的表情。这次的惊讶,他是装出来的。在昏暗的光线之下,徐鸿儒短时间内还看不出破绽,时间长了可就不一定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是每一个土著都要做的事情。

    只听他声音微微颤抖的问道:“这些……能吃?”

    “当然能吃。”徐鸿儒早就知道会有人这么问,之前在自家的田地里种植的时候,而曾经有人这样问过,“这叫土豆,那叫地瓜,或者叫番薯。平常人家的土地,一亩也能有个几百斤吧。”

    康宁知道土豆这玩意儿在理想条件下,亩产可以达到三到四吨。但他如今要做的示意图注该做的事情,所以努力摆出一副吃惊的表情,问道:“不可能吧。”

    徐鸿儒呵呵笑道:“就知道你不信。过会领你去我的田里去看看。今年他们都没有种植小麦,全都是这些玩意儿。看这样子,平均亩产又得有个几百斤。你想啊,这一亩地就能养活多少人呐。眼下的旱灾又算得了什么?”

    康宁点点头表示同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小弟刚才的想法,真的是可以实现的。用我们手中的粮食,广施恩惠,也不愁信众们不虔诚信奉我们闻香教。”

    “恩对。”徐鸿儒点点头,“他们吃不完的,我就准备卖到外面的州府去。就是怕乡下愚夫愚妇不知道此物的宝贵,给我糟蹋了。那可就不妙了。”

    康宁不料库藏量竟然用不完,当下大喜道:“小弟愿意回到青州府帮大哥推销。”

    “我也有此意。”徐鸿儒带着康宁走出仓库,然后示意其他人走进仓库看看。却转过身继续对康宁说道,“贤弟你不知道,本来我们闻香教是不愁财源的。有一个叫做黑衣社的海商集团,经常和我们合作。让我们代销一些海外货物。他们的幕后老板黄林,是我的老乡。平日里对我也是很信任。”

    康宁知道黑衣社和徐鸿儒有关联,但是没想到徐鸿儒会这么快向自己提到关于财源的机密事务,而且他提到的这个黄林,此前并未从锦衣卫那里得到真实姓名。而徐鸿儒却说是他的同乡。穿越者的同乡,很可能就不是地域概念上的,而是时间概念上的。那么这位幕后老板黄林,也就很有可能是穿越者了。

    此时却听徐鸿儒继续说道:“黄林路子很广,可以从老家弄来很多稀罕玩意儿,其中一部分就交给我代理销售。毕竟是老乡,肥水不流外人田。”

    康宁闻言却是愣住了。什么叫能从老家弄来稀罕玩意儿,穿越者的老家,那不是……

    不会吧。这情况可就复杂了。

    不过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上次和王森等人看货的时候。能看到带有塑料壳的打火机。

    徐鸿儒没有注意到康宁古怪的表情,继续说道:“可是后来这一切发生了变化。我揭露了王森敛财的事情,然后就遭到了报复。他四处派人截断了我的商路。后来就造成了黄林的产品滞销。黄林对此很不满,他觉得是我沉不住气,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就忙着和王森翻脸。其实我也不能不承认,他说的很对。后来,我们之间的合作就逐渐减少了。现在,就算王森放过我的商路,我也没有进货的渠道了。所以,只能靠着些粮食弄点金银了。”

    康宁仔细听了听。虽然王森不曾提起过是如何反攻徐鸿儒的,但是掐断商路这一手太狠了。这下子就连上游供货商都不跟徐鸿儒合作了。想必,这才是黑衣社能够和王森等人达成交易的原因吧。

    但不管当初的原因是怎样的,如今的局面。徐鸿儒和王森都一样。甚至徐鸿儒的更差一些,也就是说,更加饥不择食。

    或许,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好机会。

    “大哥不要担心此事。王森暗中已经和黑衣社取得联系,想要从他们手中购买货物。依照大哥当年的法子聚敛钱财。而我,正是负责此事的人。”

    徐鸿儒眼前一亮:“这个王森。真是够狡猾的。他明知道黑衣社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大陆代销团体的。把我挤兑了之后,他竟然自己上了。还好有贤弟,这下,我们可以从中动些手脚,继续我们的交易了。”

    “说的没错。”康宁呵呵的笑了起来,“只是王森一伙对我的防范极其严格。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派其他人去商量好之后,再告诉我的。说白了,我只是一个银两和商品的押解人员。”

    “王森这人的确不够厚道。不过兄弟你放心。此事,我全权交给你办。我给你十万两银票,你想办法弄到货,要是你能够找到渠道销售,利润我们平分。就算我赞助你在青州府的传教事业。不过你得派人来学习一下我们这儿的教义才行。”

    “好,就这么定了。”康宁趁机看了一眼仓库里的粮食,“不过我还是要向大哥买一些粮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