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京城革命根据地-《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3/3)页

    看着杨大眼飞奔而去的身影,康宁躲进了自己的房间,外面只有感官敏锐的女间谍艾梦夏职守。

    康宁很快找出大箱子,翻腾了半天之后,终于敲定了人选。

    这些人,他要留在京城。成为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

    作为整个帝国的政治中心,京城的战略位置不容忽视。所以除了自己的家门口之外,这里最应该成为自己的第二块根据地。

    “京城革命根据地。呵呵。”虽然还没准备革掉大明朝的命,但并不妨碍康宁恶趣味的用上这个名字。

    第二天,康宁就带着转生出来的几名太监来到了慈庆宫,并在门口看到了在此等候的韩本用。

    康宁开始了自己的引荐工作。

    他指着走在最前面的太监说道:“此人叫秦翰。童年时为我父亲所救,收为义子。”

    韩本用当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秦翰,正是北宋初年宦官名将,戎马一生,身被四十九处创伤,遂城之战,让不可一世的辽国骑兵付出五位数的惨重损失,是人马皆五位数。此后无论是对付党项人,还是西南益州平叛,此人都履立奇功。而且为人谦和,颇能团结将帅。

    数遍华夏五千年历史,没有单兵作战能力这么强的太监。

    康宁接着为韩本用介绍:“这第二位叫李宪。”

    李宪,依旧是北宋武将型太监,不过此人长于谋略,而非冲锋陷阵。曾经在宋神宗期间参与熙河开边、五路伐夏。

    韩本用显然没有怀疑他是五百多年前的人物,只是点点头示意了事。

    康宁却不急不躁,继续介绍道:“这第三位,叫做李祥。”

    李祥,“资骁锐,善骑射”。先后参与河湟开边、征讨交趾。康宁记得后世有小说描写此人箭法如同爱国者导弹,可以空中拦截敌人已经发射的“导弹”。

    韩本用亦不曾听闻过此人,即便是听说过,他也不会怀疑这是几百年前的人出现在眼前,全当做是重名而已。

    但是接下来的这一个,他却不能不惊异一声。

    有些条件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臭到主子们根本就不想听到他们的名字。所以做太监的,即便是重名,也不会选择和这些人重名。

    比如说,接下来康宁介绍的这位。

    此人,收复四州,平定方腊,猛攻西夏,悍然伐辽。甚至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郡王爵位的太监。赵高、刘瑾之专宠跋扈,亦无此能耐。

    康宁缓缓吐出他的名字。

    “童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