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京城革命根据地-《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1/3)页
饕餮饮食作为西涯书院的产业,顺理成章的就有很多书院学生经常出入这里。
虽然康宁对这个书院并不了解,但不妨碍他感受这里的士大夫氛围。
尤其是乌鸦一样嘎嘎叫的氛围。
康宁依旧喜欢靠窗的包间,而且要了面积最大的一个。饕餮饮食的价格并不便宜,加上来往这里的士子大都要付但他们的学业,留给他们在这里挥霍的金银便不是很多。
是而这间最大的包间也经常空着。并不像在其他布政使司的分店那样,经常被一些大商人抢占。
“这里铜臭的味道淡的很啊。”康宁随手点了几个菜之后,就对朱由校等人笑着说道。
“大哥有所不知。”朱由校对西涯书院则是关注已久,不过之乎者也的东西却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也知道自己与那所著名的书院交集不大。但关于书院的一切,他依旧留意了不少,说不定检哥儿以后可以进去读书呢。“最近是西涯书院入学考试的日子。凡是来参加考试的书生,都可以凭借准考证,在此处享受优惠套餐。所以最近这里的人大多是文人士子。”
康宁笑着点点头,看来石子明是准备提高这些书呆子的物质生活了。
对于这种做法,康宁不置可否。贫寒士子更容易养成风骨,富贾子弟则往往眼界更加开阔。子明先生要是想要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似乎更应该建立一座图书馆之类的东西,而不是一座酒楼。
不过图书馆毕竟不能像酒楼一样带来经济效益。取舍之间,当时的石子明看来是选择了物质基础。
很难讲在明末时期这样的选择是对是错,或许就算是时间,也不见得会在将来给出正确的答案。
但无论如何,这种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康宁甚至已经决定,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要搞一个类似的东西。
不过现在,这些东西距离自己还太远。
他还不如完成眼下的事情要紧。
于是他话锋一转,忽然说道:“对了,韩兄。”
韩本用听康宁称呼他为兄,而康宁如今又是两位皇孙的义兄。他一个太监可受不了这样的礼遇,于是当即站起身来,说道:“岂敢劳烦康公子称呼一个兄字。”
康宁却摆摆手说道:“一个兄字又何妨。将来我这两位弟弟,还有陛下恩准进入慈庆宫听差的几位朋友。还都需要劳烦韩兄照顾。”
韩本用一听,觉得康宁只是跟自己客气,也就安心的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各种菜肴就被端了上来,众人开始了饕餮的享受。
然而,偏偏有人不想让他们这顿饭吃的愉快。隔壁的几个文人士子,不久之后突然大声喧哗起来。
“我看,定然是郑贵妃背后指使。”
虽然康宁并不知道说话的是谁,但是那人成功的只用一句话,就让众人吃不下去饭了。
这时隔壁有人问:“何以见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