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杜甫的初衷-《大神集中营》


    第(2/3)页

    我在一旁听他俩的对话是一头的汗呐,这杜甫怎么就这么较真呢……

    进个大门可谓是一波多折啊,好不容易买完票进了门,我领着杜甫照着票面背后的小地图便开始找路,不得不说,国家规划的这块草堂公园也真舍得下血本,作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头占地面积居然高大二十万平米,你说在唐朝杜甫要能落这么大一块地,怎么可能会饿个半死?

    北大门的入口就是听秋轩,这地方修成了一个敞亭,由于需要一定的视觉感这些建筑自打返修后都没有刻意的去保养,数十年的风吹雨打,让承重的那些柱梁漆面都开始破裂脱落,瓦沿上也糊了厚厚的一层青苔,看起来很是古香古朴。

    “这地方以前是这样吗?”我指了指听秋轩的牌匾,杜甫看完摇了摇头:“没来过。”

    “怎么会呢?”我掏出门票看了看上边儿的地图:“这前面条道儿走到头,往左就是你的故居了,你以前可在这地方住了四年。”

    杜甫捋着胡须笑道:“当年这周围都是农田,哪能落下这么好的建筑。”

    他说得也对,现在我们看到的东西肯定都不可能是原景重现,毕竟一千多年的历史沿革,谁也不知道当初是什么模样。

    “不过这周围因该有个庙才是真的,当年修茅屋的时候,没落成前我就住的那。”他一边说着一边往那条小道上走:“你说这条路走到头往左就是我那老宅了?”

    我看了看门票上的小地图:“对,没多远,就在前头。”

    “那咱们赶紧走吧,这天太冷了,逛一会咱们早点回去。”

    “不是……咱们这才刚进门呢……”

    我就郁闷啊,这才刚到地头就要回去,早知道不带他来,这一百二十块钱也花得太不值当了……

    不得不说,杜甫草堂的绿化确实做得非常好,小道的周围都用竹篱笆隔了边儿,街道旁的小水渠后头一水儿的竹林树林,加上积雪的覆盖,简直可谓诗意十足,杜甫走在青石路上也是不住的感叹现在的路修得好。

    说着话的功夫我们就到了草堂故居,这地方建筑面积不大,房子是用黄泥混杂了麦草糊起来的,看破落的墙面,里头应该还夹了一层竹片,上头堆了很厚的一层稻草,这还真对得起它草堂的名头,不过有一点非常遗憾的是,他院子里的路面用的是混泥土,这玩意可让草堂的档次降了不少。

    “哟!你们家可以啊,两室两厅还带厨房。”我率先而入,穿堂过室的绕着几个房间走了一圈,看着房间内的摆设也免不了啧啧称奇,我拿手指了指屋子中间的书桌:“当年你就坐这写诗的?”

    杜甫皱着眉头看了老半天,道:“这是什么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