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试飞-《民国之钢铁狂潮》
第(2/3)页
但即使这样,在这时代已经是极为先进了,起码在场的众位专家们都没见过。
机头上方,两挺并列的12.7mm重机枪赫然在列,载弹量原先的设计是250发x2的,经过几位工程师的细心演算后发现,载弹量还可以增加到800或一千发,但那要视作战情况而定。
不是陈少宽最想要的舰载机,但是作为底版的陆机,第一眼感官已经能觉出来不同。在美国看了那么多的战斗机种类,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准的设计,比较起来,似乎朱斌和王助一群人搞出来的这一款更胜一筹啊!
“这架战机可以起飞了么?”陈少宽指着问王助。
王助本着一个严谨的工程师作风,迟疑了一下道:“装配调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经过多次滑行测试,一切都很正常,起飞的话……。”他看了一眼朱斌。
说实话,他心里没底啊!这年头,下单翼飞机比起传统的双翼战机不但沉重很多,翅膀面积小了很多,偏偏发动机还很给力,真飞起来,会不会成为高速炸弹,不好说!
朱斌却胸有成竹,经过模拟风动吹出来的稳定机构怎么可能出问题?当下大咧咧的道:“不会有问题的,理由我先不解释,你们是怕找不到试飞员是吧?”
王助无奈的点点头。这时代,中国会开飞机的人寥寥无几,还都在zhong yang直接管辖之下,跟宝贝似的藏着掖着,其实都是些没什么经验的生瓜蛋子,这次战争的拙劣表现全都漏了怯,反倒让一个波音公司的推销员罗比特.肖特和恭郎那半大孩子大出风头,真够丢人的!
他们这些工程师干活是一把好手,可开飞机上天,不会啊!
朱斌瞪着眼道:“这事儿还用麻烦别人么?我来吧!飞机xing能指标我最熟悉,能直接感受到设计和实际制造的效果差异,比任何人都合适。”
“这不好吧?!太危险了!”不光王助,王孝丰等人也齐齐劝阻,你老人家可是大家的财神爷,出点什么差错得有多少人抱着头找地方哭去啊!
他们更想到,当年制造出飞机后,试飞员的艰难和危险,1912年冯如亲自试飞坠亡的事件并不遥远,1924年6月,俄籍飞机师萨芬诺夫与飞潜学校学员黄友士驾驶丁式一型海鹰号进行训练任务,结果在升高到400米时即坠地,萨芬诺夫重伤不治,黄友士仅负伤。
这些事都是他们亲历过的,这些年来每一款飞机都是战战兢兢的走过来,毕竟有着丰富的双翼水上飞机经验做后盾。可眼前这架飞机不同,完全的金属机体,将近五百公里的设计飞行速度,真要有个什么故障,就算有弹she椅和降落伞,究竟能否逃脱,谁也不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