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这小子神了-《我的师长冯天魁》


    第(2/3)页

    丈夫说过,军人的青春,是国家的,还是强忍着收起眼泪!

    “姐妹们,我们六十六师的亲属们,男人都上前线了,他们跟鬼子拼命,我们也要坚守自己的阵地,多生产物资,让六十六师的亲人们,拿着我们的军械,物品,跟鬼子决战!”

    一声呼喊,把沈虹唤醒了,也站出来。

    “不要伤心,不要难过,六十六师是我们四川人的骄傲,男人们杀鬼子,我们准备物资,千万不要我们的男人,因为武器弹药,物资不充足,倒在战场上,大家说,是不是?”

    “我们前方后方,一起努力,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卓清影高举自己的拳头,撕心裂肺的呐喊。

    “我们前方后方,一起努力,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我们前方后方,一起努力,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在场的家属,永州的百姓,所有人都在附和。

    尤其是好多留守负责军工的家属,她们也穿上了神圣的川军军装,也应该为国家和民族出力,不管是做制造军械,还是多制造药品,都是对全民族抗战最大的支持。

    好半天,尹昌衡总算把送行的人群劝散。

    看着沈虹,陈浩然点头去了机械厂,一帮实业家,也纷纷离去,鼓舞工厂多生产物资,支援抗战。

    卓清影一头扎进了对岸实验室

    她自己都没想到,丈夫这么粘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才中午,还在实验室盯着各部门有条不紊的组织生产,电报就发回来了。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短短两行小字,透出无尽的思念。

    带着一份温暖,把电报稿折叠,小心的放入怀里,卓清影笑的很甜。

    尽管六十六师已经提前把很大部分弹药,炸药,一个月所需的粮食,草料,马匹饲料,甚至锄头铲子等工事用具,秘密运到了潼关城外的中转兵站。

    可是川军千里出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仍然需要携带大量的物资。

    枪支,弹药,手榴弹,火炮,甚至部分炮弹都挂在了马匹上,炮团和辎重团的马车,卡车上还带着发电机,发报机,炮弹,粮食,甚至行军需要的帐篷。

    入秋的季节,奔赴北方战场过冬。

    单兵需要大量负重。

    哪怕途中十几个兵站在支持伙食,帮忙运输,可是携带的物资太多,还是走的很慢。

    那么多汽车帮忙,六十六师更其他川军相比较,更像是患上了富贵病,想快也快不了。

    除开步枪,子弹,手榴弹。

    每人身上还背着一床草席,一床被子,水壶,搪瓷水杯,饭盒,紧急情况下不能开火所需要的七天的干粮,行军包里面还有替换的衣服,布鞋,绑腿,棉裤,甚至走热的士兵,还需要把冬装放进背包里。

    很多炮兵,不愿意把意大利炮击炮放在马身上,牵着驮着炮弹的马儿,亲自背负着小马扎,像是倩女幽魂里赶路的书生,看起来特别醒目。

    出川这条路线,周小山已经是第三次走过了,虽然国民政府因为西北战事需要,修缮了汉中到西安的道路,六十六师也修缮了永州到汉中的道路,可是依旧很难走。

    当他们即将到达西安的时候,中国军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全歼了负责日军板垣师团后勤的辎重联队。

    周小山在行军途中,这次余欢水又没跟着出川抗战,他还没有其他方式联络八路军。

    没法得到进一步的战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