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康熙四十二三年穿越的原因以及饥民惨状-《无尽侵蚀》


    第(3/3)页

    当时淄川农村“淄至是弥望无青草...于是荷担糨子,流离道中,皆淄人也。”淄人在烈日的烘烤下无奈地离开了故土,有的整个村子都空了:“是时十分淄,耗者死二而逃三,存者人三而贼二。”

    百姓们走投无路,“虽生亦忘情”,此刻也顾不得家族亲情夫妻情深。自己家人饿死却置之不顾者有之:“或偕口俱出,死其一,行矣不顾,尸横路衢,无呜哭者。”抛儿弃妇者有之;卖儿鬻女者有之:“至是人益贱,垂髫女才易斗粟。”

    逃荒的队伍中,有人饿死在路边,“道瑾无人瘗,禽犬分葬之。”灾民们流离失所,“盖上无青草,无食所,下无湿土,无栖所,故子母皆焦毙。”只因无雨,土地干燥,逃荒在外的妻女竟被活活晒死在骄阳下!

    “郡城为流人所聚,国若焦”,“露秽眠道侧”,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流民大量死亡,于是“郊关善士,为掘眢井,深数尺,纳尸焉;既满复掘,盖十余井,犹未已也。”这不能称之为埋葬的埋葬,在活人看来却是“得入眢井,犹大葬也。”

    灾情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人世间最惨烈的悲剧:人吃人!“货人肉者,凌晨驱驴,载送诸市肆,价十分羊之一;或炼人膏而渍之,以杖荷坛,击铜板市上,价视乌麻之槽磨者。”大灾面前人竟恢复了动物的本性,吃起了自己的同类,人命尚不如羊值钱。

    人伦社会在自然灾害面前几于崩溃!

    而且康熙四十一年到康熙四十九年,是疫灾高发期,根据史书记载,共发生了22次这样的疫灾。

    而康熙元年到雍正十三年,一共发生了50多次的疫灾,所以康熙年间根本不是什么盛世。

    而选择这个时候穿越也是最容易拉起反抗大军,席卷全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