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每一个举荐人都能做到周礼说的那种举贤与能,那真就天下大同了。 人有人性、因而偏颇自私很合理。 只能说举荐制度给了权力者更多操作空间和供腐败滋生的土壤,所以他没有科举制度更合理、更适合中国这个国家。 既然人会腐败做坏事,那就把惩处机制跟到位也就好了。 故而自有科举之后,历朝历代对科举舞弊案的惩处是极其严峻甚至是残酷的。 轻则流放杀头、重辄瓜蔓抄家、凌迟千刀。 明朝南北榜案,洪武三十年的状元陈安便是被怀疑舞弊车裂而死,一众当年的科举主官刘三吾、张信等大臣一同坐罪而死。 为了保障科举这个制度的良性以及存续,唐、宋、元、明包括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但这些朝代又为什么会亡呢。 既然科举制度那么好,国家怎么还会灭亡。 这就涉及到了科举制度的基础。 科举的本质是考试,那么既然是考试就要有考题,有考题就需要有出处。 出处选哪些书、什么内容就成了影响科举选拔官员能力的核心。 唐代设明经科、进士科,考得内容涉及五十多本古典名著,含括了《周礼》、《春秋》、《公羊传》、《周易》等所有知识学科。 宋代考《诗》、《礼》;元代考《程朱理学》;明清考八股文。 这就是科举制度的核心考录内容。 那么这些朝代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就找出来了。 既然核心的制度是没有问题的,原因有且只能出在这些考题上。 《周礼》传世缔造周王朝八百年江山,为什么到了后世的朝代来学习,并补充了如此多佐助的学科,朝代的寿命却反而变短了呢。 涉及中国王朝的发展与毁灭,有大量的观点和讨论,包括政治内卷论及三百年死局。 还有的相关论证是从经济角度出发。 这些论证都有理有据,说的非常好。 把这些论证综合起来,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政权政治的崩塌继而引发一系列直至整个国家的毁灭。 换而言之说的直白易于理解点,那就咱们大胆来做个假设。 如果当时这些的官员也懂得什么叫政治内卷、经济内卷,懂得什么叫政权政治、经济政治、国家和民族政治,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推动朝代和时代进步发展的能力,朝廷有推动国家发展的合格机制,那么这个国家还会灭亡吗? 会不会万世不易、永恒存续。 这是个假设,可以慢慢讨论这里不急。 说回正题,还是科举制度为什么选不出具备这种能力的官员,继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弊政,导致国家积重难返走向灭亡。 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科举考的内容,不足以让古人具有后现代人的眼界,他们跳不出本身存在历史的发展规律中,做不到盘外看棋。 老祖宗留下的都是华夏民族的瑰宝,是华夏文明得以存续传承五千年的大功臣,即使到后世,我们为谋求发展进步做出的规划中,依然存在《周礼》的影子,这是事实。 同样我们也要正视一点,那就是时代确确实实是在发展的,人不能妄图去改变时代,更不能去开历史的倒车,而应该去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和强化自己来跟上时代的脚步、历史的车轮,这才是正确的行为。 唐宋元明清的科举都在考几千年前的古书,问题是不是就出现了。 通过科举出来的官,其本身的思想和为官后的行为,自然会受到这些古书典籍的影响,那么他们就很难接受新鲜的事务,很难正确及时的发现时代在不经意中的改变。 无法发现问题就不存在处理问题的机制,问题越存越多,国家积重难返何以不亡。 官员出了问题、政权就出了问题,继而政治出现大问题。 最后改朝换代,留下一句三百年之死局。 大楚已经建立起来了,意味着在华夏文明史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一个叫大楚的国家或者说朝代。 同样,大楚就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这个棘手的问题。 国家的根本在政治、政治的根本在政权、政权的根本在官员、官员的根本在选官、选官的根本在科举现在被骆永胜改名叫国考,那国考的根本就在于考什么! 《楚典》未必是一本多么优秀的书,起码就骆永胜自己来看,带着魏禀坤乃至一众江西的士子来看,其有很多比不上先贤精神的地方,但楚典更现实,更贴合眼下的大楚。 “我大楚需要如何快速的发展和富强起来,那么《楚典》的内容就必须要贴切国家的需求,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国家需要的官员,而有了国家需要的官员,咱们的国家才能变得更强大,继而更快的实现国家定下来的目标。 等到将来定下新目标、有了新需要,《楚典》就要改动,然后再考录新的官员,所以《楚典》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这样,咱们大楚才能越来越强大、永远的昌盛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