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铁血军海军-《暴明》


    第(2/3)页

    当然此时的新宁县号在昨天的海战中中了一发炮弹,好在没有水兵受伤,此刻船上的水兵修理完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破洞,潭猴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新宁县号是按照桂楠河造船厂遵循模块化的生产程序而生产的第一艘。所以新宁县号跟往后大多数其他的四级巡洋舰颇为相似。只是新宁县号比其他姊妹舰稍大些,设计考究,比多数二层甲板船更能吃风,具备更优越的航海条件。这些优点使得新宁县号成为那些有资格乘坐它的海军将领们的宠儿

    朱浩知道17世纪随着造船工艺的提高,装有纵帆设备的高大的船楼淘汰了。所以朱浩的军舰一开始就要在设计上要降低了重心,提高了速度,是之航行得更远。不仅如此,朱浩的出现大明船帆东西合璧,艏部纵向三角帆和桅杆之间的支索帆比仅采用大明的硬帆航行起来更能吃风。硬帆的驱动力因增加了翼帆也得到加强,它由原船帆横杆端向外延伸。满帆时,四级巡洋舰可挂28面帆,以十二节的航速波浪前进。大大快于海商陆魏敏的六条广船。广船头尖体长,上宽下窄,底尖,帆面积大于福船,适合远航.

    新宁县号甲板底下两层船舱,两侧开了可闭合的窗子。甲板自主桅向后几乎占去整个上层甲板的一半。后甲板是舰上二十五名军官的活动场所,在这个时代朱浩尝试在改变,铁血军陆军还好。但是弱小的海军,可能是茫茫大海必须得用严密的等级,才能分明。短短一个月军官和士兵之间形成了默契,任何普通水兵,除非上级传唤或需要执行某些特别任务,决不允许进入后甲板或艉部的任何地方。

    普通水兵的活动区域是上层炮甲板,舰艏楼(前甲板)以及下层炮甲板。朱浩的铁血军海军船上的居住和卫生还有饮食方面,要比那个时候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远航水手水兵们,要好的多。

    17世纪的军舰上,像壕镜海战中,荷兰司令官罗宾逊的旗舰大帆船“皇家低地人”号,这是一艘二等战舰,这艘180(约55米)英尺的军舰拥有72门火炮。下甲板这些地方拥挤得象鹿特丹的贫民窟,空气十分混浊,没有军官享有的那种舒适条件,水兵们忍受着这一切,他们不得不忍受。

    居住环境上,“皇家低地人”号的下层炮甲板首端的挡水板,既可用来遮挡从锚链孔漏进来的海水,又可以作为牲畜栏,里面饲养着专供舰长及军官们食用的牲畜。牛、山羊、绵羊这类大牲畜被牢牢地圈了起来,但是鸡、鸭,偶尔也有猪溜过挡板,从甲板上窜过,甲板被污浊得象饲养场。

    下层炮甲板仅仅高于水线几英尺。一遇到海上暴雨天气,关上炮门,水就从前挡板溅进来,牲畜乱挤在甲板上,将近300多名水兵在肮脏潮湿的黑暗中挤在一起,整个甲板便成了又吵又臭又黑的地方。拥挤不堪的水兵舱,空气污浊,条件极差,生活在里面既艰苦又危险。

    天刚刚亮,“皇家低地人”号的水兵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听到水手长刺耳的哨音和“全体集合”的呼喊声,水兵们手扶着吊铺边缘的绳结,匆匆穿过下层炮甲板。一些未及时挤出去的水兵跌倒在甲板上。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穿上衣服,忍着吊铺绳结的刺痛,将吊铺捆好,送往上层甲板,然后将吊铺装入上甲板舷墙上的吊铺网中。

    吊铺有专门的绑法,用绳索将粗帆布缠缚七道,水手长使每一个水兵操作得正确无误。战时,舷墙可利用来遮挡小型炮弹,如有人落水,还可当作救生浮具。一个捆得结实的吊铺可在水上漂浮好几个小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