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42年防毒面罩-《暴明》


    第(2/3)页

    崇祯十四年九月,周延儒神采奕奕地站在朝堂之上,望着四周自己曾经熟识的事物,他的心中既满足又感慨万千。出于对张溥等东林党人的承诺。周延儒上台初始确实也做了一些好事,温体仁当政时期的一些错误也纷纷得到了切实的纠正。

    例如,进京之后不久,周延儒就上疏请求朱由检恩准开释漕粮、白粮的欠户,免除了一部分民间积久拖欠的赋税。凡是曾经遭遇了兵火灾荒的地区,减免当年的部分赋税。苏、常、嘉、湖等诸府因为遭遇洪水袭击,所以他又肯请崇祯皇帝允许灾民们在第二年用夏麦代替当年漕粮。

    这些建议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明帝国的内政危机。除此之外经过他的努力,朱由检又下令恢复被革举人的功名,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并且又招回了一批因言论错误而被贬谪的官员。刘宗周等被弃用的官员也接二连三地回到了京城。重新围绕在以他为核心的内阁周围。

    周延儒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朝野间的广泛赞誉。无论是东林党人还是昔日的对手们都开始以一种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这位重新崛起的政坛领袖。所以,周延儒指示言官弹劾武英殿大学士陈演,是陈演出走应天府。崇祯也默许了。三月,清军应邀夜攻,松山城破,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俘,总兵曹变蛟等将领被杀。崇祯皇帝闻报当即就傻眼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大明帝国所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在东边攻克了松山之后的皇太极。他的军队已经变得空前强大,随时都会对大明朝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在西边围攻开封的李自成的造反大军迅速发展壮大。而面对风雨飘摇的江山,大明帝国崇祯皇帝这一次似乎也真正地想以周延儒的复出为契机,让混乱的大明帝国重新回到安定的轨道上。

    这一次,他似乎是真的相信了这位自己亲手轰出京城的老官儿。崇祯十五年(1642年)元旦,举行完庆典之后,朱由检将周延儒等三名大学士召上宝殿,当着其他人的面,他向周延儒深深一揖,满怀期待地说道:“朕以天下听先生!”

    四月三十日,夜,“听先生!战狼小队上船!”对了一下银色的怀表,孟保罗上船前要去封开镇江面的鸡笼州时,给以前书生现在是营长的苏明松对了一下时间,就大步流星的上了船。

    孟保罗的大沙船而且穿过漆黑的水面,还能听到从封开镇镇子里,发出的喧闹声声。孟保罗站在船头,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颗红色启明星,像流星一样发出强烈而短暂的光,照亮了夜空。随后,一切又再次被墨汁一样的漆黑吞噬了。

    三更天,快到鸡笼州了,孟保罗的大沙船落锚停在水面上,孟保罗叫来战狼小队的副队长韩亮,交代了几句。副队长韩亮领命回船舱对着三十多位战狼吩咐道,“防毒面罩也都发下去了吧?好!都准备好了吧?好!开始行动!”营长的苏明松在鸡笼州的西岸的一丛芦苇丛中,带着三百余名铁血军的士兵在三条大沙船,等待着孟保罗发出的信号弹。如果是一颗绿色的信号弹,就说明任务达成。如果是颗红色的信号弹那他得率领士兵,强攻鸡笼州。

    42年防毒面罩,是战狼小队的必须用品。防毒面罩连接露出玻璃面罩连接滤毒罐。滤毒罐是面罩的前面是一个竹筒,在竹筒中,朱浩塞进了大量临时制备的活性炭,做成了简单的防毒面罩。带戴面具时应暂停呼吸,握住面罩两侧将面罩撑开,两手均匀用力由下而上将面具戴在头上,同时调整罩体使其与面部密合。以防止火毒气体从头发和脖子的间隙中钻入面具中,造成中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