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机客的左那个啥和右那个啥-《皇兄何故造反?》


    第(2/3)页

    李贤的神色复杂,似乎有些踌躇。

    片刻之后,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考虑,总之,李贤最后还是咬了咬牙,开口道。

    “此处没有旁人,你我也算相交多年,话说到了此处,为兄便跟你露个实底,此次前往云贵之地,本就是为兄最想要的结果,你可能明白?”

    徐有贞皱了皱眉,有些沉默。

    他和李贤性情相投,相交多年,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于是,李贤叹了口气,接着道。

    “如今的朝局,十年之内,不会安稳下来的,这等波云诡谲的朝局,为兄自认没有办法次次侥幸,当此之际,远离朝堂,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元玉,你我都还年轻,纵使是蹉跎十年,也不过是五十出头,到时朝局稳定,东宫长成,一切风平浪静,再图后计,又有何妨?”

    如果说前一句话还算是比较隐晦的话,这两句话,几乎就要戳破窗户纸了。

    要是刚刚离开的朱鉴听到这番话,一定会觉得自己的一腔愧疚,白白错付了。

    谁能想到,李贤离开朝局不是被迫,而是自己顺势为之。

    对于李贤来说,他根本就不想和朱鉴等人为伍,事实上,朱鉴最开始找上他的时候,他便犹豫过,要不要答应。

    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是什么。

    要知道,朝廷有那么多的官员,为什么独独提拔他出来,当这个礼部侍郎?

    当然是因为,他曾是太上皇的随侍大臣。

    太上皇南归,需要有他这个出身的人,前去迎接,而且,官职还不能太低,所以,才挑出他。

    换句话说,他是因太上皇恩典,才有了如今的官位。

    这一点就决定了,他无法在如今的朝局当中独善其身。

    因为就算他什么都不做,朝中也会将他视为太上皇的人,甚至于,如果他在此事上袖手旁观,别人只会觉得他忘恩负义,刻薄无情。

    李贤虽然不是清流华选的翰林,但也是正经的读书人出身,名声若是坏了,此后必然难在士林立足。

    所以,他只能答应下来。

    但是,与此同时,李贤也意识到,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越是和朱鉴接触,李贤越能够感受到,他背后有着一支何等庞大的势力,在暗中运作图谋着什么。

    这让李贤感到害怕。

    他知道,自己如果继续下去,只会越陷越深。

    摆在面前,立刻就可以预见到的就是,东宫属官一旦备置起来,在太子年幼的情况下,会变成谁的发声筒?

    答案不言自明!

    更不要提,近些日子,随着皇后娘娘临产,隐隐约约透出的种种风声,虽然到最后,这些空穴来风,都随着小公主的降生烟消云散。

    但是,李贤却敏锐的察觉到,朝堂上的风已经刮起来了,未来数年的朝堂,必然是步步凶险的境地。

    所以,必须要远离。

    事实上,即便没有俞士悦站出来,李贤也早已经做好了打算,他要跟着朱鉴一起出头,为东宫张目,甚至于,就连腹稿他都打好了,怎么激怒天子,让自己遭受贬谪。

    当时上朝之前,他甚至做好了,从一个三品大员,被贬为七品知县的准备。

    因此,他对朱鉴所说的话,其实半真半假。

    现在的局面,比他想象当中的,的确要好的多。

    虽然,近几年之内,他都不可能再被调回中枢,但是也因此可以避免诸多风波,而且,到了地方上,他也还是正三品的大员,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正面得罪天子,虽然说,得罪了朝堂上资历最老的胡老大人。

    但是,一来李贤觉得,胡老大人的性格,不至于斤斤计较,在将他贬谪之后还刻意出手打压,二来……他还年轻嘛,胡老大人今年已经七十五了,说句难听的,李贤熬也能熬死他。

    至于说自己违反朝堂潜规则这件事情,还是那句话,时间会冲淡一切的,过上五年八年的,谁还记得这么一次朝会。

    何况,也未必就真的要那么久……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太子这边,是感念他的“好”的,如果说过上几年,太子长成,东宫稳固,那么,他复起的希望是非常大的。

    这几乎是现在的局面下,李贤能够争取到的,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

    他自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因此,李贤对徐有贞说的这番话,倒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真真正正的肺腑之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