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接着,天子满含怒意的声音响起。 “宁远侯,瞧清楚了,这是你昨日刚递上来的请假奏疏,你要弹劾锦衣卫,朕不拦你,但是你一不将奏本递到通政司,二不在早朝上直言进谏,还敢开口说是为社稷朝廷?” “朕倒要问问你,是锦衣卫拦下你弹劾的奏本不让你上奏,还是你没有法子见到朕,以致于让你纠结十余家勋臣,聚集宫外,趁早朝之时鼓噪闹事,求见御前?” 任礼跪在地上,头上忍不住渗出一丝冷汗。 他终于明白天子为什么揪着那个问题不放了。 如果说,他们是跟着英国公一同来为使团击鼓鸣冤的,那么勉强还能够解释为遵循规矩办事。 毕竟,登闻鼓制度也是写进大明律里头的。 勋贵们传承了这么多年,大家多多少少都能扯得上一点点的亲戚关系,说是一起来为张軏鸣冤,哪怕很荒谬,但也总归算个理由。 但如果他们不是来击登闻鼓,而是来进谏的,那可就有问题了。 朝廷自有言路。 大臣要进谏,可以写奏本送通政司,也可以在早朝上直接提出来,但是绝没有一大堆人,集体在宫外进谏的说法。 这是不合规矩的。 一般来说,文臣这么干有个专有名词,叫叩阙,至于勋贵武将,呃,还没有过先例。 事实上,任礼也没往这方面想,虽然说他一再否认,但是无论是他自己觉得,还是在外人看来。 他们这些人过来,其实就是跟着英国公过来敲登闻鼓,壮声势的。 只不过蓦然被天子这么一问,没敢直接认下来而已。 却不曾想,否认的后果更加严重。 “来人!” 就在任礼想着该如何解释的时候,天子已然再度开口。 于是,短短的片刻之间,殿外涌进来数十名身配仪刀的锦衣卫和大汉将军,将整个文华殿塞的满满当当。 “宁远侯任礼,无故不朝,纠结聚众,胁迫朝廷,甚失朕望,拉出殿外,杖责五十,其余随附者,不经言路,胡乱进谏,鼓噪闹事,俱杖三十。” 紧接着,在众人惊愕的目光当中,天子神色冰冷,侧了侧身,对着一旁的成敬,道。 “成敬,去将舒良召来,让他来监刑!” 在场的大臣们吞了吞口水,望着任礼等人的目光,顿时带上了几分怜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