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越过沙丘,虽然已白了头-《在中原行镖的日子》


    第(2/3)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意思,沙漠长三百里,是明凉边境上的一道天然屏障,沙漠中有河西走廊,沿途水草较多,是商旅通行的必经之路。我们此行便是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

    已是初冬,沙漠中昼夜温差较大,夜间已明显感到寒意,武功至六品后,已可以内力御寒,晚上又有篝火,镖局带足了干粮,几个商旅贡献了香烟美酒,也不是太过于难熬。

    我们几个临时镖师属于雁门镖局编外人员,夜间负责哨所护卫之责,看着他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心中气不打一处来,一边腹诽一边啃着牛肉饼。

    一阵悠扬的马头琴声传来,我望向那边,塞外孤雁风老四孤零零坐在远处一处沙丘之上。

    声音嘶哑厚重,唱道:越过沙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

    哎,都是有故事的人啊!

    琴声在夜空中飘荡,一曲结束,整个商队都陷入沉默之中,淡淡的哀愁。

    我拎着一坛酒,走了过去,扔给风老四。风老四接过饮了一口,扔回给我,就这样我两人一人一口,将一坛酒喝干。

    风老四叹道,年少仗剑天涯,老来一头白发,注定一生做不完一场梦。我跟你这么大年纪,留下一句,江湖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抛家弃子,闯荡江湖,总想着要成就一番事业,一出来就是三十年啊!

    风老哥这些年,难道没回过家吗?

    风老四满脸皱纹,一声苦笑:起初满腔热血不想回家,后来觉得没闯出名声来,不敢回家。前些年,回了一次,看到妻子已改嫁他人,儿子也随了别人的姓,也没敢出来相认。心灰意冷之下,来到塞外,起了个塞外孤雁的诨号,干些琐碎的生计,勉强能糊口,哎!

    我也沉默了,行走江湖几年,吃百样米,遇百样人,少年热血离家,到老一事无成,如风老四这种人,武功六七品,若在家乡,找个武馆当教习,或加入六扇门当个捕头绰绰有余,却选择了闯荡江湖,几十年下来,被这江湖折磨的遍体鳞伤,也不知当初这种选择是对是错。

    当年从泰山派出师,何尝也不是有这种念头?后来遇到的中原四剑,除了黄程,其余人都放弃了侠客梦,嵩山二侠这种名门弟子,如今困在京城送快递。倒是藏剑山庄的那个小师侄,还有琅琊阁的钟鹿鸣,一出江湖便带着光环,恐怕不用多久,就能在江湖上打出自己名号。

    茫茫众生,少年做着大侠梦的人何尝少?但真正如愿成为万人敬仰的又有几个?如慕容白云、如李伯阳,纵排进了江湖前十,整日为整个家族操劳,他们是否真的如表面般风光?

    与他们相比,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了。一个泰山派的外门弟子,选择了镖局这个行业,能够行走江湖,又能糊口,还遇到了三俗这样的师父,不过两年,武功一路晋升为二品。在江湖上也算小有名气,那些平日里别人想都不敢想、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宗师,也认识几个,老天爷算是比较照顾我秦三观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知何时,沈落雁拎着一坛酒出现在面前,把我飘向远方的思绪拉了回来。沈落雁席地而坐,望着风老四,不知这位老哥怎样称呼?

    风老四知道这人是西凉剑阁小阁主,白日里跟我们谈笑风生,此时却显得有些急促,慌慌张张,结结巴巴的通报了姓名,连自己塞外孤雁的诨号也没敢提。

    若不是这趟镖,风老四这辈子也不会与西凉小阁主、高高在上的沈落雁有促膝而谈的机会。

    沈落雁见风老四神色紧张,也不以为意,微微一笑,仰口喝了口酒,递给了风老四。

    风老四双手接过,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西凉小阁主喝过的酒坛,他又如何去喝,想必他内心必然很纠结。

    沈落雁戏谑的看着风老四,怎么,怕酒中有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