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采访-《石油帝国》


    第(2/3)页

    “我的青春献给了石油工业,我的青春没有阴影和遗憾。我的青春也将战胜一切的失望,一切对于生活的厌恶。”

    这是赵跃民的心声,也代表那个时代年轻石油人的崇高理想。

    夕阳的余晖,斜射进练功房内,在地上透出斑斑光影。

    苏红忽然觉得,面前跟他说话的人,不是钻井队队长,而是某个诗人,某个作家。

    “说得很好。”苏红不自觉点点头。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

    苏红一愣,她没想到,这个赵跃民,还引用了俄国著名作家的语录。

    “你看,不如报道标题换成这个,如何?”赵跃民笑着商量道。

    几天后,江北石油日报发出新的一刊,头版是采访赵跃民的报道,题目为《献身石油,青春无悔》。

    文章写得不同于以往的范例式报道,还引用了赵跃民多段意见的表达,让不少看惯了样板戏式报道的群众有一丝新鲜感。

    接着,有人告诉赵跃民,国内的《中国青年报》也转载了石油日报的这篇报道,作为年轻石油工人的典型来塑造。这样一来,各个油田都知道了有他赵跃民这一号人物。

    局指挥部的不少干部,见到赵跃民都笑嘻嘻地祝贺他,说局领导已经重点关注他了,再过一个月,等到会战结束,他赵跃民就等着升官吧。

    赵跃民听了这番话,回到井队,更是干劲十足,又张罗着弄上了个几十本书,给队里造个“简易图书馆”,希望队员们闲暇之际,也能有时间学习一下。

    与此同时,胡东的烧烤摊也在不断壮大,钻井、采油、运输、供应,差不多有四五个摊子,都是由胡东和他的兄弟经营的。

    自然,虽然赵跃民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帮忙,但是胡东仍旧将赵跃民的单独一份钱存了起来。

    最近,胡东的烧烤摊遇到了些问题。除了钻井队区域外,其他在镇上的摊位,不同程度受到了镇工商所的干涉。面对工商所的管制,胡东这几个小伙子,虽然练成了一身“敌进我退”的本领,不过,一直过这种生活,终究是不稳定。

    秋夜,这一帮小镇青年们,又聚在胡东家的后院中,讨论着前途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