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弘治帝一向注重边军,大明天子坐镇京师,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弘治皇帝是认真的,自从登基以来,就开始巩固边军,任用兵部尚书马文升,不断改革兵制...但因积弊年深日久,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主了明朝军事力量的衰弱的趋势,但如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其实也只是杯水车薪。 关于这一点,弘治皇帝与内阁大臣们也都心知肚明,否则对于鞑靼小王子对边境的不断骚扰,便不会一直采取防守为主的策略了。 但如今不同,得了张秀枪炮制造工艺,锦衣卫、东厂的人马已经最先完成了更新换代...大规模装配火器营,起初连内阁都不知晓...后来还是装配规模大了之后,才瞒不住了。 主要动用的银两是皇帝的内帑以及张秀从江湖上敛来的不义之财,等全新的神机营装配完毕之后,军制的革新已经是不能阻挡了。 土木堡之变,让作为主力部队的京军损失殆尽,为了拱卫京师屯兵制就变成了募兵制。 募兵制的战斗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要强过屯田兵,但有个隐患...军队不仅吃朝廷的高额军饷,而且非常容易形成“只知道将帅,不知朝廷”的现象。 京师守卫还好,毕竟都在皇帝的眼皮子地下,地方上的部队非常容易就会沦为私兵,形成地方割据。 弘治皇帝为了保持军队战斗力,京军还是以募兵为主,卫兵为辅,地方上依旧是恢复旧制,设立少量卫所,边军则是以营兵为主,算是募兵与卫兵并行之举。 对于军制的种种改革,无非就是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如今又了张秀带来的长枪大炮...弘治皇帝非常的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将会是一次伟大变革。 向来“听话”的弘治皇帝,这次也不听阁老们逼逼叨了,源自骨髓里就不安分的朱家血脉终于开始觉醒,自号为圣天皇帝大元帅,统领五千锦衣卫、三千东厂幡子作为亲卫,率五军、三千以及神机营共计三万八千人马,御驾亲征。 四朝“宰相”徐溥头都磕破了,依旧是不能阻止弘治皇帝御驾亲征之决心,气的大骂张秀与曹正淳为奸宦,是蛊惑皇帝的乱臣贼子...连带着随军出征的兵部尚书马文升也被喷的体无完肤。 骂累了之后,最终只能是长叹一声:“老臣恨不能年轻二十岁,与陛下同征鞑靼!” 众人哄笑,心说老头也是想要上战场了...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时,老大人也就是二十多岁,恰逢国难,自然是有一股拳拳报国之心,如今国力强盛,自己却因年迈而只能留守京师,这心理落差便体现出来了...众人纷纷安慰老大人放宽心,弘治皇帝更是说,留守京师总理朝政舍老大人其谁?且等他们凯旋归来就是。 土木堡之变是皇家之耻,弘治皇帝深以为然,朱家从马上夺取天下,怎能自废武功,将看家本领都忘记?他生出御驾亲征这个念头并非一时上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雪前耻! 鞑靼小王子,其实就是元朝灭亡后,北元分裂形成的鞑靼部落的主要首领,被明朝人称为小王子,相当于大汗,如此前的游牧民族一样,经常进犯明朝的北部边境。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铁木真的第十五世孙,六岁便登上汗位,又用了六年正式亲政,尊号为“达延汗”,先后征服卫拉特部、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统一漠南蒙古,可谓是“蒙古帝国”的中兴之主。 巧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