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变革的洪流-《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第(3/3)页

    至于剩下的细枝末节和疑难之点,两人也打算在明天找房玄龄等人过来商谈。

    既然王远给了他如此妙计,长孙无忌自然是要尽心尽力的。

    聊完之后,李世民见天色已晚,便开始送客。

    “好了,辅机你先退下吧。”

    “遵命!”

    长孙无忌告辞退下。

    走出书房门的那一刻,正好是太阳西斜,红光如雨般倾泻在了院落之内。

    黄昏吗?

    长孙无忌下意识眯了眯眼,内心若有所思,但脚步却没有停下,咧嘴一笑,主动走入了红光之中。

    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他都已经站队了,其他的事情就不需要再去多想了。

    往后的五天内,李世民不断召开大小朝会,把对吏部的各种改革缓步就绪地说了出来。

    虽然细节上有些偏差,但核心还是完全按照王远那三条建议。

    而之后的发展,也的确和李世民,长孙无忌两人预想般顺利。

    听到改革要废除绞刑,缩短流放范围,很多心中有鬼大臣都表达了支持。

    甚至还十分热切地大力赞扬了李世民,歌颂他的圣明。

    而李世民看着这些人的热情模样,虽然表面上也是高兴无比,但内心却早已冷笑不已。

    钝刀子,有时候也是能够杀人的!

    长孙无忌看着这一幕,莫名打了一个寒颤,但看了一眼李世民,内心又再次安定了下来。

    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不是对的。

    只是长孙无忌相信王公子,相信那个曾经给大唐带来过无数奇迹的少年郎。

    没多久,整个大唐的官场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大改革,如同时代的洪流大势一般,完全势不可挡。

    虽然因为古代交通堵塞的原因,这一场自上往下的改革很可能要持续数年才能彻底完成。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而且趋势依然不可阻挡。

    而造成这一切风暴的导火索,王远却在依旧在蓝田县内,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对将要发生的一切都毫无所知。

    当然,就算他知道,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咸鱼本咸,何苦要翻身?

    继续躺着不好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