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平县作家村夏令营-《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3/3)页

    若论起建筑的美感和规模,沪上这个驰名远东百年的大都市远比作家村强上太多,可若论起内里,她只觉得在作家村待的每一分钟都比她在沪上待的要舒服太多了。

    这座为了作家们而建的园区,无一处不在彰显着它的格调和用心。

    极具创意的壁画和雕塑、湖边独处的木屋、童话般的树屋……

    更别提那些为了他们准备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光一个电影放映室就让她沉迷其中。

    放映机是何平购买的放映队“淘汰”的机器,电影带则是定期向放映队租借的。不但如此,这里还贴心的准备了录像机,很多香江、泥轰、阿美利加的电影录像带都可以看得到。

    这对八十年代的年轻人们来说就是致命的吸引力。

    短短两天时间,王安忆已经爱上了这座作家村,她只觉得这地方简直就是她梦想中的家园。

    她甚至生出了长居于此的想法。

    她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可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事情并不是不可以。

    她这几年一直是专职写作,今年刚被调至沪上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在哪里创作又不一样呢?

    况且这里来去自由,既算自己长时间居住待的不习惯,又或者是在一处待的腻了,也可以随时回沪上嘛!

    想通了这个关节,王安忆高兴起来。

    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说服她的丈夫李章。

    她和丈夫李章是在81年初结的婚,结婚时她还是徐州的一名乐团指挥,之后调入沪上音乐出版社任编辑。

    可是后来她实在是无法忍受坐班时间的禁锢,旷职离开出版社,这几年便一直专职写作,直到今年调入沪上作协创作室。

    丈夫对自己一直言听计从,想来应该不会费什么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