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作家村的概念-《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3/3)页

    何平口中的‘作家村’只要能够建起来,吸引到一些有实力的作家来此,那么就一定会产生这样的作用。

    别管大家是有心还是无意,但你住的地方,肯定是创作的时候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到时候平县的名字不仅仅会在报纸上出现,也会在小说、诗歌里出现。

    仓廪足而知礼仪,平县有韩屯的带动,近两年已经开始慢慢有所发展,如果再加上这种人文气息的加持,享誉国内将会是指日可待的事。

    毛学山思考片刻后,又站起了身,抽了支烟。

    他还在想,这件事的可操作性。

    何平慢悠悠的开口道:“经济和文化是一对双生子,只有繁荣的经济才能带来璀璨的文化,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平县要发展经济,更要注重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再好,我们也只是一个县城,但文化产业做的好就不一样了,到时候我们可就是文化名城了。”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

    毛学山反复咀嚼着女婿口中说出来的这四个字,心中仿佛被点亮了一盏灯。

    是啊,干得好不如夸的好,有什么能比文人墨客的笔墨更加增光添彩?

    毛学山在这一刻心中膨胀出无比的野心,他要让平县在自己的任上变成一座东北知名、甚至是全国知名的文化名城。

    他思考了一下,这一年来何平做的种种事,隐约发现一条脉络,这小子的布局竟如此之深?

    “其实你心里早就想好了吧?”毛学山没头没尾的问了一句。

    何平谦逊的一笑,“什么事都瞒不过您。”

    接着何平开始将自己心中的规划娓娓道来。

    “其实从一开始我做《东北爱情故事》的时候就在想,要怎样做才能把这件事对韩屯、对平县、对您、对我自己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我觉得应该做品牌,把《东北爱情故事》做成一个系列电视剧,成为国内观众们每年都会期待的一道地道的东北菜。

    后来《家慧》的改编让我的思路更深了一些,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把影视拍摄这个东西再做深入一些呢?比如说建个影视城。当然了,受限于我们平县里条件,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从农村戏开始。”

    何平说了几句有点口干,喝了一口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