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游子归乡-《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1/3)页

    洪旗是赶着年二十九回到营城老家的,从宝安到羊州,羊州到奉城,奉城到营城,路上用了三天时间。

    从羊州到奉城坐的是飞机,这回是他生平第一次做飞机,托了程景山帮的忙。

    迈下火车的那一刻,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亲切和激动,离家两年终于回来了。

    他身上大包小裹的提满了给家里人买的东西,在车站附近坐公交车,下了公交车后,又找了个拉板车的。

    他们家那块是农村,可不通公交车。

    “小伙子这是从哪回来啊?”拉车师傅搭话道。

    “从南山那边回来。”

    拉车师傅有些意外,“哎呦,那么老远啊,得好几千里地吧?”

    “可不是嘛,路上用了好几天。”

    “在南山工作?还是上学?”洪旗刚工作没几年,看着面嫩。

    “都工作好几年了。”

    “好啊,一看你就是个读书人,在南山干什么工作?一个月不少挣吧?”

    出门在外,洪旗还是有些警惕性的,“都是打工,我们那就是个养鸡场,比在国营工厂待遇高一点,要不能跑那么老远上班去么。”

    “说的是。千里奔波只为钱,没啥也不能没钱啊!”

    跟拉车师傅闲谈的时候,洪旗看着道路两边的风景,跟日新月异的南山相比,营城如同一张被挂在墙上的照片,十年如一日,丝毫没有变化。

    以前看着觉得没什么,可如今有南山的对比,眼前的营城似乎一下子变得老旧起来。

    车子晃悠了一个小时,总算到了洪旗家的村口。

    家里的三妹正好在村口,一眼就看到了下车的洪旗,飞奔着跑过来,大喊道:“大哥!”

    洪旗抱住冲过来的妹妹,脸上露出笑容,“怎么这么巧?”

    三妹说道:“你前几天给村里打电话之后,妈就天天派我们几个轮流到村口等你了。”

    洪旗从宝安出发之前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自己今年回家过年。

    洪旗看着三妹冻得通红的脸蛋,鼻子一酸。

    “大哥回来了,走,咱们回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