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佛门相助西凉叛-《赵云》
第(2/3)页
始作俑者赵云根本想不到,因为他的插手,梁鹄这个鸿都门学的学子,原本的刺史并没有到任,反而进了南征军序列。
就连史书记载三年后要反叛的宋扬,兵败后不知所踪的人成了刀下之鬼,甚至如今的湟中和金城义从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李兄,近日在金城来了一位高僧,何不前去问问他的主意?”原本三个人的势力被两人瓜分,按说应该有争权夺利的行为,不过眼下不是好时机,北宫玉也没有那么愚蠢。
这一位来自龟兹的和尚,名为支咎,是著名僧人支娄迦谶的后代。
佛门一直在源源不断往大汉输入人才,以图巩固他们的地位。
刚开始,佛家还不怎么受待见,因为和尚们抛出沙门不敬王者论,妄图与王权分庭抗礼。
不过很显然不现实,遭到了儒门的一致抵对,要不然赵云他们灭佛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因此这个年代佛家被视为“胡”,又因其鼓吹“八圣道”,故而有了“胡说八道”之言。
佛门的人从来没想到,当初那么艰难都挺过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让他们在大汉的传教事业遭受了灭顶之灾。
支咎到了金城,收到雒阳那边的消息,犹如五雷轰顶,毕竟暗中雒阳那边还是有人支持他们的。
这样一来,去京城是不可能了,那边的道家势力太大,估计他们这一行人还没见到雒阳的城墙,就会悄无声息被搞掉。
然而,就此打道回府,也不是支咎想要的结果,他见这里战乱频仍,人们生活困顿。最主要是雒阳那边对这里的管辖十分脆弱,干脆就住了下来,名声很快就传播开。
在大汉的佛教,是由西域传播过来的,在凉州很有市场。加上道家对这种边远之地根本就没有人,儒家也嫌弃西羌,佛门的势力已然不小。
可以说,要说情报,在凉州除了佛教其他渠道都没有这么快捷和全面。
对于李文侯和北宫玉的来意,支咎十分清楚,他干脆就在演武场上候着。
两人到的时候,看到俩群武僧正在对打,不,纯粹是一群武僧正把武器往另一群身上招呼,也不管啥部位,刀枪劈刺过去,出呛啷啷的声音。
我的天,那身体究竟是什么做的?李文侯和北宫玉眼珠都瞪了出来。
他们担心的是什么?和汉人作战,单兵力量双方相若,羌兵特别是骑兵,还占了不少的优势,基本上可以以二敌三。
但是在武将的层面,就相差得太远了。偶尔有领想尽一切办法弄到导引术,不过是汉人的残次品,两人身为领,堪堪达到三流武者的程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