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暗流汹涌雒阳城-《赵云》
第(2/3)页
那又如何?灵帝不过是让他流放,后面有一些捕风捉影,说宦官集团要来残害蔡邕的谣言甚嚣尘上,害得通过流浪知道生命艰难的蔡老头一溜烟跑到扬州躲了起来。
其中,要没有皇帝的宽容,就是你跑到凉州和幽州的苦寒之地,也会把你逮回洛阳抄斩。
赵家麒麟儿是文人还是武人,京中的世家们已然开始争论不休,灵帝害怕其武力值太高,不想这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试想下,那小子乃是二皇子的老师,惹毛了会不会撺掇着学生弑父篡位?
刘协还在襁褓中,万一等赵云在雒**深蒂固了,天知道有没这可能性?
几方的角逐,让他成为武人,四镇将军都不算武人什么才算?
至于鸿都门学博士,对不起,那是昨日黄花,今后他就是武将,为大汉开疆拓土。
朝中的波诡云谲,你即便立下了不世之功,雒阳朝堂上给你的赏赐那不是你能操心的。
赵云也知道这是一个坑,却也心甘情愿往里面跳。
江南看上去风平浪静,有长江之险,轻而易举就和江北隔开。
原本轨迹中的东吴和巴蜀,就是这么展起来的。
他此去征战,不仅要完成灵帝征伐南越的任务,还要在荆州扬州甚至益州的世家门阀手中拿到足够的粮草,才能保证南征的顺利进行。
哪怕是如此,世家们也趋之若鹜。家族除了继承人以外,嫡系的还有多少人想出头?简直不计其数。文臣这边走不通,武将那里也要争取一番。
赵家多厉害?连凶猛的鲜卑人都被打趴下。要不是朝中怕他们功高震主,其实是他们没有得到好处,估计现在大草原已经纳入大汉的版图,至少大家是这么认为的。
长城以北或者西域的少数民族,才有资格被叫成胡人,而境内的或者南越之地,中原人往往称呼他们为蛮夷。
连胡人都能打败,何况是不值一提的南越呢?京里的家族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在其中分润功劳,走一趟就能成功,何乐而不为?
其实真有那么简单吗?始皇帝雄才大略,遣赵家先祖赵佗攻南越,直到他死后都还没平定,只不过把路给修好了。
因此,南征尽管还没有在皇帝面前誓师,已经有不下三十多家大豪门前来拜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