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不懂,这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天唐好驸马》


    第(2/3)页

    ...

    ...

    翌日。

    皇宫太极殿。

    李二今日起的很早,一大早就换成了新的朝服,今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他要在太极殿召见吐蕃的使者。

    在宫钟敲响的时候,站在太极殿外的大臣排着队伍鱼贯而入的进入到太极殿之中。

    今日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要参与到这次的早朝之中。

    “铛!”

    伴随着最后一声的巨大铜钟被侍卫合力敲响,那沉重而洪亮的钟声响彻皇宫。

    李二的身影从太极殿侧边缓缓出现,一步步的踏上那高堂之上,轻甩了一下袖子便正襟危坐的坐了下来。

    “参见圣人!”

    群臣待到李二坐好之后,俯身拜道。

    李二伸出手微微向上一抬,脸上带着莫名的威严,轻声道,“诸爱卿平身。”

    “谢圣人!”

    群臣起身,再次齐声呼道。

    李二微微颔首,一旁站着的王德往前走了一步,抬起头高声喊道,“宣吐蕃使者进殿!”

    “宣吐蕃使者进殿!”

    一声声的从太极殿传到了太极殿之外,几名衣着和相貌和大唐人有这明显差异的吐蕃使者在侍卫的引领之下来到了太极殿。

    一正二副的三名吐蕃使者来到了大殿的中央,他们举起手将手臂斜着放在了胸前。

    “吐蕃使者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右边的武将则是斜着眼望着站在中央的吐蕃使者,在他们看来这群人就是敌人。

    而在左边的文官行列之中,不少的文官看着他们的行礼,不由得微微颔首。

    不管怎么说,他们最起码把该有的礼节做到了,没有像当年的吐谷浑的使者一般,高傲无比。

    李二望着那三名吐蕃使者脸上露出了笑容,微微抬手,“使者平身。”

    在吐蕃正使带领之下,两位副使站直了身子。

    那正使再次向李二行了一礼,这才开口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外臣此番前来,乃是奉我吐蕃国王之令,为您和大唐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李二微微颔首,但脸上依旧是波澜不惊,“朕收到了贵国国王的祝福了,使者也要替朕转达朕对贵国国王的祝福。”

    那正使再次行礼,然后从一旁的副使手中接过过了一封略显庄重的文书。

    “大唐皇帝陛下,这是我吐蕃国王亲手书写的国书,在此由外臣呈至于你。”

    一旁的王德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快步走下高堂郑重的从那正使手中接过了国书,再次回到了李二的身边,将国书呈递给了李二。

    李二拆开国书,国书上面书写的文字乃是唐字,内容上并没有什么让李二耳目一新的东西,只是官方的话语。

    吹嘘了一番大唐国力的强大,吹捧了一番大唐地大物博,接着便是哭穷,更有羡慕之意,最后便是想要和大唐友好相处。

    互通有无。

    李二不动声色的将国书放到了一边,抬起头,和颜悦色的说道,“朕已经知道贵国国主的意思了,朕也希望两国互通有无,以止兵戈!”

    “大唐虽为大国,中原更是礼仪之邦,你我两国更是友邦,理应相互扶持。”

    李二并没有拒绝,只是说着官话,毕竟自己蛮说,他蛮听,真要是涉及到利益,自己说的话完全可以当做没说。

    现在就是动动嘴皮而已,这种事情李二也不嫌麻烦。

    而那正使听闻李二这话,一脸的激动,再次行礼拜道,“还请大唐皇帝陛下放心,吐蕃定然遵循大唐皇帝陛下旨意,我国主也愿两方友好共处。”

    “大唐皇帝陛下圣明!”

    这话一出,李二顿时笑了起来,他微微摆手,“外使言重。”

    那正使再次起身,对着身边的两名副使点了点头,那两名副使转身往殿外走去,不一会就领着几人走了进来。

    那几人手上都捧着一个木质的托板,上面盖着红色的丝绸。

    那正使对着李二行了一礼,然后转身走到哪几人身前,将那托板上的红色丝绸掀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