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皇帝去哪了-《水浒新秩序》
第(2/3)页
但就算同舟社真不会先出手,关键时刻跑来“帮忙”或者“调解”,怎么办?
以徐泽的为人,绝对能搞出一大堆金国不得不接受的新条款,足以把一众金军将帅给恶心死。
这种情况当然不可以出现,金国现在还不能与同舟社正面接触。
横亘在南京道和中京道之间的燕山山脉,不仅是阻挡已经占领中京道的金军南下的屏障,也是限制日后占领南京道的同舟社北上的屏障。
完颜宗翰的纠结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皇帝的诏书就送了过来,让其人解脱了煎熬。
“你们率兵在外,克尽职守,攻下城邑,安抚人民,朕很高兴。”
“捷报中所说的分别派遣将士去山前诸部招降,预计这个时候都已经抚定了吧,做好了就要马上派人回来汇报,朕要随时知道金国到底有多少人。”
“辽国这么大,一时灭不了很正常,不要急躁。山后如果不能去,就留在中京道经营庄稼,牧放马匹,等到秋天马肥了,庄稼熟了,再图大的行动。”
“你们在外,遇事要加强商议,认准可以行动再去实行,不要想到了什么事就匆忙做决定。”
“如果想扩充队伍,要先把具体数目报上来,不可以单凭一战的胜利,就有松弛怠慢。”
“对新近投降归附的辽人,应当妥善收留安抚,这些都是我大金的子民,不能再当成敌国的百姓。”
“要向所有将士宣布,让他们知道朕的旨意。”
随诏书送达的,还有完颜阿骨打托使者专门带给完颜斜也和完颜宗翰二人的口谕“同舟社在做什么”?
很明显,皇帝对战争形势非常忧虑,尤其是对已经介入辽国局势的同舟社极其忌惮。
完颜阿骨打甚至不惜放开对军队的禁令,允许各部自己“扩充队伍”,并要求大军留在中京道“经营庄稼,牧放马匹”。
战争形势瞬息万变,皇帝并没有捆缚前线将帅的手脚。
究竟是速战速决快速拿下燕京,还是连同辽国和同舟社一起收拾,全由都统完颜斜也和诸副都统商议后自己决定。
但完颜阿骨打也有自己明显的倾向,至少在稳固中京道之前,他并不支持大军贸然进入南京道。
皇帝定了调子,完颜斜也本来对战局就没有明确的态度,自然遵照执行。
完颜宗翰终于放下了包袱,当即跟斜也分析起战局来。
其人认为不管南不南下,都要先摸清南京道的具体的情况。
假如,万一,可能的话,正好赶上同舟社进入燕京,与辽人激战正酣,对金国来说,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所以,关键还是要稳住中京道,并准确掌握南京道的情况。
这一仗打了这么久,即便辽帝没有派援军北上,南京道与中京道之间也不可能一点联系都没有。
完颜宗雄建议改变策略,大军停止攻城,转而以谋克为单位巡视地面,对已控制区域的百姓进行编户,并借机查探辽军最新动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