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引蛇-《水浒新秩序》


    第(2/3)页

    时间持久且面积广泛的战乱,已经严重动摇了辽国在基层的统治。

    以往治安状况良好,对外防护严密的南京道,此时也是盗匪横行,走私遍地。

    无比吊诡的是,作为走私的其中一方,大宋似乎对辽国正在发生的巨变充耳不闻,

    始终歌舞升平,似乎完全没有受到邻邦战乱的影响。

    这样说也不对,大宋天子赵佶除了不断催促毫无进展的对夏攻势外,

    前些时日,还诏令“北边帅臣毋生事”。

    显然,大宋朝廷通过自己的渠道,已经了解到金辽之争的一些内幕。

    只是不能确定战争的具体走向,持重的大宋君臣不想过早与辽人开战。

    还有一点让徐泽看不懂,辽国战乱不断,南京道本应该严格管控的粮食和军械却有些失控。

    特别是军械,有买进的,也有售出的。

    乌程已经联系了几个大商贾,可以为同舟社持续提供竹、木、角、筋等制作角弓的原材料。

    甚至于成品也可以售卖,只是价格稍贵。

    实在搞不懂其中的原因,徐泽最后只能归结于“乱世”真是不能以常理度之。

    所谓乱世,不就是因为什么都乱套了,才是叫乱世吗?

    得到了金国紧张备战,以应对辽国更大规模征伐的信息后,

    徐泽立即调整战略,大刀阔斧的整合东南路资源。

    首先是以演习为由,兵出宁州、复州两地,解除两州的武装。

    在同舟社强大军力和朝廷大义威慑下,两城镇守乖乖的交出了手中武力。

    但其后的社会改革,因为官员和大户的阳奉阴违,推进并不顺利。

    这些人显然错估了形势,

    根据情报处提供的名单,同舟社大索全城,抓捕了一批骨干分子——罪名是通敌。

    这个罪名真不是捏造的,都是查有实据。

    辽阳府多次易手,东南形势混沌的情况下,各家都在寻找出路。

    曾经找高永昌的,现在找女直人的,甚至还有联络山中匪盗的等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