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投效-《水浒新秩序》
第(2/3)页
“谢主公收留!”
朱武、杨春再拜起身。
主公?
对于二人改换的称呼,徐泽的确有些意外。
不过,这样也好,想想朱武三十出头,胡子老长,还称呼自己为“哥哥”的画面,简直不要太辣眼睛。
此时毕竟不同于汉晋之前君主二元制的时代,主仆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已经很淡,并不具备很强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力。
“主公”一词虽有认主之意,却和山寨之中普遍称呼的“哥哥”并无太大的区别。
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日后能成多大事,自己能成事,便能源源不断地吸纳各路英雄豪杰,不然的话,喊的再实诚,也不过是面和心离。
见惯了后世文艺作品中各种父子相残,兄弟离心的戏码,徐泽对于“忠诚”一词始终保持着应有地警惕。
“坐!孙石,看茶,”待二人坐定,徐泽问:“二位和陈达可有表字?”
还是朱武作答:“武字元洪,陈达字地道,杨春字仲仁。”
徐泽暗暗朝天比划了一个中指,施大爷,胜败本就兵家常事,你曾经辅佐的张士诚败给了朱元璋,咱大老爷们不要怂,要么服,要么干,你不服也不干,却在自己的小说中映射,也忒下作了吧?
看看,朱武字元洪、陈达字地道、杨春字仲义,是不是和朱元璋(年号洪武)、徐达字天德、常遇春字伯仁很对称,敢不敢说这只是巧合?
说到动乱,大宋比起其余各朝绝对不会少,但也未必就更多,对比起后世辫子朝的“xx盛世”,如今还真称得上“四海升平”,即便真的是“群盗四起”,相比起本朝仁宗时“一伙接着一伙”的盗贼,还真不算个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