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略有所获。” 山顶之上,有清风徐来。 张家卫微微一笑的话语,却恰似这清风,就此缠绕在了孔方欲和李江的心头。 心圣之学讲究格物以至知,莫非那群阳明学子里,有人明了天象之云。 这才使得张家卫能够依靠此理,能够一路乘云而来? 想到这里,两人的脑海里,顿时浮现此番阳明学子的一众身影。 竟是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周长青的影子。 虽只是第一次看见此人,但此人姿容无双,站在一众阳明学子之间,宛如皓月与星辰。 但论相貌,就是那种让人一眼看去,就觉得是十分厉害之人。 更何况,此人还是张家卫的关门弟子。 “张兄,你不会给你弟子开了小灶吧?” 三人之中,江宁学院的李江与张家卫年龄相仿,当即忍不住问道。 “我原本想开,但没想到他却自己明了,毕竟他是修道的嘛。” 张家卫似庆幸,又似无奈的道。 他希望周长青能够专心儒学教化众人,使得阳明学院再出一尊圣人。 只可惜,自家弟子是一个专门修道的苗子,发现这等天地之理,都能拱手相让于同窗。 “节哀。” 两人对视一眼,虽然不知话语真假,可也感受到了张家卫心中的怒其不争与落寞。 不过片刻的时间,在三尊大儒的带领之下,三院学子在众人的目送之上,来到了山顶。 顶上有一片宽阔的平台,平台四周依山而建有凉亭、阁楼种种。 在这平台的中间,有着一座对弈之楼。 此楼分列四方,故四方皆可踏入。 楼高五层,连接四方,象征五湖四海,不问出处。 “此楼,就是古琴楼,在那五层之顶,放着一架古石琴。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先贤登山,在此地演绎高山流水。 故此山,名为古琴山。 虽然改朝换代,历经一千多余载,此楼也多有损坏。 但是这楼名,这大山,每每修建,却是一直未曾改变,周兄、王兄,可知这是为何?” 看着张家卫等三尊大儒,从三个方向登上古琴楼,祝文轩一脸自得的看着周长青和王守忠说道。 “因为此山,若是君子交锋,道理相辩,会有琴声争鸣,似高山流水。” 周长青缓缓的说道。 “周兄不愧是周兄,我以为你一直闭关修道,不闻窗外之事。 想不到对这古琴山的来历,早已经了然于心,看来此次比试,我阳明必胜啊。” 祝文轩大赞道。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