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如山-《沐春风》


    第(2/3)页

    父爱无边,直到如山臂膀驼了腰。

    “这……”老夫人是真为难了,明白老妯娌在安排后路,她也心疼俊祥那孩子,可侄曾孙和亲孙子又怎么能一样?为难之际,正好看到为两人更换热茶的孙女,不由心中一动道:“老姐姐你看沐丫头如何?她当初可是和念之一起由翰儿启蒙的,想来教俊祥还是可以的。再说,她是俊祥的堂姑,把俊祥带在身边也合适……”

    三老夫人一听正中下怀,刚才的念头愈发清晰起来。沐丫头到了议亲年纪,与俊祥的小舅舅年龄相当,女方才貌出众,男方家世人品也都好,来年参加秋闱若得中举,与沐丫头实在般配。若两人真能结成良缘,沐丫头先是带俊祥一年半载生出感情,嫁人后又做了俊祥的亲舅母,这堂姑和舅母双重身份,想要护着俊祥,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最重要的是,沐丫头身后有他爹宋翰。在这宋氏的后宅内院,谁见了都要卖她几分面子。

    可惜宋如沐不知三老夫人心中所想,若是知道内有盛情,怕是会选择明哲保身。而现在。她秉持孝道与本心,对于祖母让她照顾族中可怜孩子,她全无疑义。毕竟在京中她带过闫小吉几年,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烦难的,相反。孩子的天真与童趣,会给她带来难得的欢声笑语。

    如此宋翰能够专心养病,宋念之可以专心准备童子试,孩子则由宋如沐带在身边,负责其平常生活起居与启蒙,真是皆大欢喜。

    老夫人不明真相很满意,三老夫人也笑说改天让孩子来给他堂姑磕头,还把手上老玉镯子摘下给宋如沐戴上,宋如沐见玉镯十分罕见,便起身推辞。无奈推辞不得,最终只能收下。

    幸亏萱玲懂事,与茶一道带回一只雕兰木匣,用来盛放宋如沐亲手制作的花茶。匣子是宋如沐找京城老字号师傅特意定做的,手工上乘,在墨县小城实属难见,作为完备孝敬长辈的礼物非常合适。

    三老夫人将匣子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如孩童一般爱不释手。老夫人手里有两只雕着松鹤的,也是宋如沐自京城带回来的,当下叫人拿出来比对。一时两个老小孩开心异常。看的宋如沐莞尔。

    稍后,看出两位老夫人还有私房话要说,宋如沐便以准备宋俊祥住处为由,带着萱玲告辞出屋。

    回三房的路上。下了大半月的雪,竟突然就那么停了!

    宋如沐不惧寒冷,鼻尖微红的仰头看那雪树银花,风吹来,树头雪花米粒般洒到脸上,京城里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不经意在眼前一一划过。

    越想忘记,越是难忘。

    三九严寒,滴水成冰,青州驿站东苑上房却温暖如春。

    驿丞特意吩咐白役把地龙烧旺,又担心贵人冷热交替下万一生病,便亲自提了两桶清水过去,守在门前眉清目秀的随从,将水轻轻倒进银盆中端进房去。驿丞立在原地垂首等候,屋里隐约传出模糊不清的说话声,贵人却从头到尾没出任何声音。

    皇甫天佑头戴金镶玉簪,一袭黑色绣银蟒袍,随意卧坐于虎皮褥子之上,桌上清浅水盆雾光似华,视线之外,先行暗卫正伏地回禀。

    青州乃皇甫天朝产粮重地,此地山少水肥,可谓沃野千里一望无际,人口繁茂堪比天朝京都。正因此地重要,知府便由皇上亲自提拔上任,不经吏部插手。

    可惜皇上慎之又慎的决定,结果却不尽人意,青州知府张启君竟敢对上隐瞒雪灾实况,任由青州富户恣意收拢土地,致使青州民怨沸腾,为来年的春耕秋种埋下隐患。若非宋翰急奏暗报,困坐宫中的皇上,怕是还被蒙在鼓里。皇上思量过后,只能联想到楚家身上,可楚家现在动不了,只能让与楚家息息相关的皇甫天佑,负责到青州清查此事。
    第(2/3)页